情報資料,都交由這裡的大型資料處理中心進行集中處理,譬如敵人目標數量、種類、位置、番號、編成、武備等情報的收集,都是由許多偵查手段獲得,再交由情報分析系統進行初步的處理後,會交由該中心進行資料融合與儲存,上面的操作員需要什麼情報,直接進行資料檢索即可!”
這次擔負解說任務的是胡廣,三人所看到了也都是一排排因工作而發熱機櫃罷了,沒看兩眼便又轉入電梯向上而去,緊鄰資料處理中心的一層是計算機對抗中心,該中心除了擔負計算機對抗之外,還有負責維護整個司令部計算機及各個網路安全執行的職責,當然也負責維護他們下面的資料處理中心的超級計算機群。…;
計算機對抗中心已經完成了測試並且早已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進入這個中心最大的感覺就是有些嘈雜,鍵盤的敲擊聲、滴滴的計算機警示聲等,穿著共和國特種部隊網路戰部隊制服的技術士官和軍官們,正在緊張的工作中。
“根據慣例,為了確保司令部的計算機通訊安全,我們正組織一次對抗演練,對我們的計算機對抗能力進行系統化的測試!”
不用薛殿川多說,對計算機一點兒都不陌生的張宇自然能夠看得多現場的技術能手們正忙著做什麼,當共和國將計算機技術從軍事機密轉向民用推廣之前,軍隊內部就進行了多次的辯駁和實驗,其核心思想就是確保軍方的計算機技術要領先於民用,至少確保軍事機密不至於被民間駭客蓄意侵入而大規模洩露。
已經相當成熟的共和國計算機對抗,嚴格意義上可以分為四種,其一是基於物理空間的摧毀與反摧毀,即在戰時使用精確制導彈藥直接打擊與反打擊計算機系統,這種被硬性一鍋端掉的可能性較低;其二是基於電磁頻譜空間的能量干擾與反干擾,即計算機工作必定產生電磁輻射訊號,該訊號能夠被鐳射致盲武器、電磁脈衝武器等靈敏武器捕捉並實施精確打擊,所以對抗的另一方自然拼命想要降低輻射和被探測可能。
其三便是最為貼近實際、基於計算機網路空間的邏輯對抗,這種對抗是一種不見硝煙但是空前慘烈的鏖殺,雙方利用各自的計算機知識,在計算機病毒、安全防護、管理密碼、專用軟體、核心資料等等方面展開搏殺,進攻方一旦佔據主動優勢,極有可能導致守方資訊洩密、資料丟失、管理許可權失去、資料篡改乃至網路癱瘓等悲劇後果,在144年共和國陸海空三軍組織的一次虛擬網路對抗中,技術強悍的空軍代表甚至竄入了海軍的資料庫裡為非作歹,瞎指揮海軍的部隊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後果,好在當時是一次基於虛擬的對抗。
而最後一個方面倒是比較簡單,是基於網路的宣傳對抗。對於共和國各個專用軍事計算機網路而言,被惡意入侵之後還被對方大肆宣揚各種反面資訊,造成輿論攻勢效果的可能性並不高,但也並非沒有這種發生可能性,共和國特種部隊網路戰部隊就曾在演習中“攻陷”過共和國國防部的官網,而且還在上面“公佈”了大量虛假資訊,氣得國防部部長唐仁輝一天之內打了三通電話要挾特種部隊司令林學文中將“老實點兒”。
事實上雖然戰區級的y4qjz系統,沒有裝備於共和國北京西山戰略指揮基地內的更高版本的戰略級那麼恐怖般的先進和完善,但也是凝聚了共和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及上百個研究所,將近數萬共和國計算機人才的心血,其電腦保安防護能力已經相當之強,就算德國買去了上百臺家用電腦並研究進展迅速,要想具備攻克該系統安全防護策略也是機率性極低的。
計算機對抗已經不是第一次參觀,眼前的不過是一次測試罷了,相當於是一臺新的電腦安裝之後,正加上了各種各樣的應用部分,在即將轉存進大量重要資料之前,對電腦的防火牆進行一次攻防測試罷了,張宇三人在一旁看了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