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匆匆而過,一轉眼又是十幾天的時光不脛而走。
期間周不凡去了幾趟山裡,一來是看看那邊的進展情況,二來是運送物資順帶技術指導。
畢竟那個新型冶鐵爐的設計圖可是他提供的,他還真怕這群人給弄出什麼岔子來,可是這一看之下竟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嘿,你還別說,這幫人還真就將山裡給建的有模有樣,挺像那麼回事的。
尤其是他在意的那個冶鐵爐,竟然沒有絲毫差異,周不凡不禁感嘆還是人多力量大啊!
說起這個冶鐵爐,那可是相當先進了,歷史上真正大規模出現其實是在明末,而他現在就給照搬了過來。
簡單來說,常規的鍊鐵法,只能煉出又脆又硬且雜質較多的生鐵,然後再將生鐵鍛打脫碳(百鍊鋼,周不凡期初教給王大錘的鍛刀法),又或者用熟鐵入爐加溫滲碳煉成鋼(即灌鋼法),這就需要兩次加熱。
然而,周不凡抄襲過來的炒鋼法,不需要冷卻再次加熱即可生產出鋼材來,降低了燃料消耗量並大幅增加了產量。
那就這是把鍊鐵爐與炒鐵爐串聯在一起,讓由鍊鐵爐煉出的生鐵液流入炒鐵爐,用木棍攪拌,使生鐵液中的碳氧化,從而成鋼,故為炒鋼。
這種連續生產的工藝,說起來有些類似現在的流水線,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減少了能耗。
唯一不盡人意的就是原礦石的開採,因為沒有大型機械,只能全靠人力進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真叫他搞個挖掘機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雖然,豬腳沒辦法制造挖掘機,但他接下來卻研究出了耐高溫的耐火磚和坩堝,從而使得周家村的冶鐵業技術突飛猛進,一批批優質的鋼材不斷生產出來。
自從山中歸來,周不凡便一頭又鑽進了西山下的造紙作坊。
說起這造紙作坊,早已完工多日,只是他一直忙著山裡的事情,無暇他顧而已,如今有了時間,自然就操持了起來。
首先,弄來沙子、水泥,將原來砌的磚池子,統統抹上一遍,既光滑平整還不滲漏。
其實就是澆築了一大片的水泥地面,連同家裡的院子裡也澆築了一條寬寬的水泥路出來。
在幾女的要求下,周不凡又將家裡的澡堂子給重新修整了一番,原先的青磚地面變成了水泥地面,洗澡的時候再也不怕灑出水來了。
其實他本想修建一個浴池的,但考慮到沒有瓷磚,到時候灰禿禿的水泥地面實在難看的很,而且吧衛生還不好打掃,想想也就算了。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周不凡又在村中招收了十幾個前來做工的族人,西山造紙作坊,就這樣步入了生產。
因為最初的時候,這生產技術只有周不凡知道,家中幾女雖然也見過造紙,但對於其中的原理也是一知半解。
雖然只是一知半解,但也能在作坊裡獨當一面,臨時教授一下工人。
為了能更好、更快的進行生產,周不凡給這些工人分配了不同的工種,大家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例如:原材分揀的只負責原材,煮漿打漿的只管煮漿打漿。
對於抄紙這個細活兒,周不凡則教給了幾個專門的人員,至於曬紙,那是最為簡單的,只要是個人就能幹。
最後製成的紙張,周不凡叫人每百張打一捆,到時候按捆售賣批發。
在這一批工人裡,其中就有村西頭的周大朗夫婦,而且還給周大朗多安排了一個崗位,那就是這處作坊的更夫,夜間幫襯著照料一二。
一個個村民看著手裡的樹皮碎麻等,最後竟是變成了一張張的紙張,簡直就是歎為觀止,簡直就將周不凡說成了天上的神仙下凡。
轉眼間十幾天過去了,西山造紙作坊也已經步入了正軌,他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