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環節,“訂婚”。

“這裡我們進行了很大改變,把納采、納幣的程式納入到訂婚環節之中,這樣更加合乎工業時代的生活節奏。”

任雪峰解釋,縱觀《儀禮》,古人一向是重禮儀輕財物,物質只是作為行禮的媒介,表達感情而已。所以,《華夏儀禮》遵循先賢的本意,本著敬慎重正,簡樸無華,重視孝道的原則,訂婚時,納采只需要以雁為贄,納幣只需送上兩張鹿皮和一束帛。結婚時,奠雁禮也只是一隻大雁為贄。

先秦時期,士大夫階層所執的見面禮,即稱“贄”或“摯”。漢時,幣即是鹿皮。

“第三個環節就是登記。夫妻需要在迎娶的前幾天,兩人同時到政府民政機關辦理登記手續,獲得政府頒發的結婚證書。”

“這不合禮法!”黃式三等人相當驚訝,明清理學盛行,士紳家庭的女子全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不是工業社會的做派。工業社會需求大量的女性勞動力進入到社會化大生產的各個環節。”

說到這裡,任雪峰微微一笑,“‘三書’是過去保障婚姻的有效文書,現在朝廷就承認一書。只有去政府機構登記,獲得結婚證書,才是朝廷認可的合法婚姻。沒有登記的只能當做事實婚姻。”

黃式三等人立即追問,如果不去登記,那將會有什麼後果。

“沒有登記的婚姻,只能作為事實婚姻,享受不到法律的全面保護。”

任雪峰解釋道,華夏政府將建設成一個全能型的政府,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政府一樣樣都需要關心。所以百姓戶籍登記必須十分精準,有任何變動都必須到戶籍所在地的政府機關報告,結婚需要登記,生子必須登記,去世則需要去登出登記。

“第四個環節就是結婚。新郎帶著迎書,迎娶新娘過門,‘醛子禮’與‘奠雁禮’包含在其中。”

黃式三等人一邊翻閱手中的初稿,一邊聽任雪峰介紹。他們深深感覺到,這為工業時代制定的《華夏儀禮》,與以往的相比變化確實很大。

黃式三、繆步瀛都不是迂夫子,他們非常明白,鼎革之際的確需要新的儀禮,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儀禮。不過這個工業新時代他們還不甚瞭解,所以也不亂說,不過手中的《華夏儀禮》確是簡單易行,又合乎周禮的精髓實質。

大家都表示沒什麼意見,可以讓人實踐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下午,雲瀾等人只管在二沙灣炮臺召開執委會,訂婚儀式全交給了禮部政研室的一幫人負責張羅。

執委會聽取錢水廷、王鐵錘、林有德的工作彙報。會上決定於12月11日召開臺灣工作會議,召集在臺灣的幹部,審議透過黨政編制體制方案,研究佈置1855年(共和曆2696年)臺灣工作計劃。

一大曾經透過決議,戰時緊急狀態期間,一切重大事務由執委會全權負責處理。從一大召開到現在也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如今已經順利登陸臺灣,拿下半個臺灣島,執委會覺得,涉及到編制體制、下一年度臺灣的發展規劃,應該在復興黨中央工作會議上審議透過。

另外,執委會還把定海過來的許多人員船隻編入到海警隊。臺灣海警隊得到進一步的擴編,海警船的活動半徑也延伸到了臺灣海峽中部。

晚上,釣魚臺招待所的大餐廳張燈結綵,廳內幾十張桌子座無虛席。

餐廳靠近北牆有一塊空地,正中置一供桌,供桌上置有香爐和一對燃燭,香爐前陳設各色果品。

空地左廂貼牆站立著兩排身穿玄色漢服的年輕男子,右廂同樣貼牆站立著兩排身穿玄色漢服的年輕女子。這些分別是從國子學、女學兵營選來的。

能親身見證傳說中的周制婚禮,他們都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