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彼此,守望相助。
——————————————————
千年的古老傳說,無川不成軍。壯士出川,家書血信,保家衛國……
戰場另一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蜀道難》唐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蜀地,高山險峻,道路崎嶇。墨家玄武營押送糧草送至邊境線。
這場戰役,打了很久,久到快要忘記了家鄉的故土親人,還有盛夏花開時是什麼樣子,景色得有多美,漸漸迷了眼眶,風兒帶著眷戀飄向遠方,把心中的思念訴說給親人聽聞。
翻開語文書,詩仙李白書寫二首故詩映入眼簾,不禁回想起家鄉: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其二首: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將士們帶著戰爭時期部隊所需物資,賬本記載:
足夠十萬將士吃食三月有餘的乾糧若干:其可以在備戰之時,研磨的麵粉,發酵好的酵母。搭配清水,把麵粉和酵母揉搓成一團。然後反覆揉搓,直至變成一個長條形狀。
最後切成等份大小,一個小小的麵糰,揉圓後放置竹屜蒸至,日晷一刻鐘,即可熟食嗟之。
豬肉、羊肉、雞鴨肉、臘腸等若干。松煙燻烤,放之不壞,用可即食。足夠十萬將士一月吃食有餘。
攜帶水囊足夠五萬將士急行軍之用。攜帶草藥若干,包含少量金瘡藥及麻沸散,餘則皆為止血藥草、消炎藥草,野生薑,茱萸等邊境寒風冷地區藥物及驅寒調味料。
如此大規模糧草輜重,人力不可及,遂用諸葛先生髮明之:木牛、流馬為長途跋涉,運輸之用。此二者巧奪天工,獨具匠心,設計別出心裁。一頭木牛可攜帶十人份糧草,適合長途奔行,內設機關,不需耗費人力運輸,省時省力。
崇山峻嶺,荒野平原,阡陌道路,山峰陡峭,可用木牛流馬行之。機關之用,皆為坦途。
大軍押運糧草,不日即可抵達邊境,解決後勤物資的匱乏,使其將士們奮勇殺敵,無後顧之憂。
《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