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開始第三部分,裝置。”此時螢幕變回了藍色,“這本應屬於恩美雅人技術水平的部分,由於內容非常重要,同時與第一部分恩美雅人母星有直接關聯,所以們對其進行單獨講解。”
“裝置最早出現在恩美雅人與人類的協議之中,是恩美雅人與人類合作的基礎,由於雙方實力差異巨大,我們甚至可以說協助恩美雅人完成裝置的建造,是人類繼續生存的前提。”
“至於裝置到底是什麼,我們現在仍然沒確定的結論。經過20年的準備期,裝置的建造已經正式開始,目前我們瞭解到的是,裝置主體的建造者全部都是自動駕駛的工程機械和恩美雅機器人,恩美雅太空部門工作的普通員工完全被排除在外。至於2800名被改造過的人類有沒有參加,由於他們已經完全斷絕了與人類的聯絡,我們尚不得知。同時,由於水星向陽一面被太陽保護傘遮擋,在太陽傘下的水星工廠和水星太空城裡的工人無法觀察到其真實面貌。”
“據我們使用地球上的光學望遠鏡觀察,裝置的外形類似於水星保護傘的結構,在比水星保護傘更近的太陽軌道建造,據推測其規模遠超保護傘。”
“這麼說,恩美雅人正在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建造一個戴森球?”
“是的,總統先生,我們科學聯合會絕大部分人也認為那個裝置就是戴森球,也就是包裹恆星的能量收集裝置。跟據恩美雅人進入永生時代後,科技發展的水平已比改造時代大幅度提高的這種趨勢,結合其已經具備了恆星航行能力來判斷,恩美雅人也極有可能具備了利用恆星系全部資源的能力,達到了2級文明的水平。”
“那麼我們的科學家們是否能夠預測這個裝置的建造過程和最終完成時間。”
“總統先生,我們已經對這個裝置進行了預測”,螢幕上出現了球形裝置的模擬圖,“根據恩美雅人與人類的協議,這個裝置不得威脅人類的生存,也就是說,如果這是個戴森球,他需要將地球和太陽這個空間包括其中,那麼這個包含著太陽和地球的戴森球的就直徑超過了一個天文單位,其表面積約為6087x1022平方千米,這就需要將除地球之外的所有太陽系行星上的資源全部用於建造,這個球體的按照建造水星保護傘的速度水平,預計建造完成這個裝置的時間超過了100萬年。”
“100萬年!?這個估計準確嗎?”7區領導人叫到。
“這個建造過程只是我們基於目前條件的預計,以後的進度需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不斷評估調整。”
“如果它不包括地球在內呢?”
“那它的建造將會快很多,但也超過了2萬年。”
“這對人類是個好訊息,不過,我注意到你提到過它的直徑,超過一個天文單位。。。”總統望著袁春明,似乎在等著他的答案。
“是的,總統先生,這也是我們在討論第一部分問題時,一些分科學家持不同觀點的原因。如果恩美雅人用這種技術,將恩美雅恆星與行星包裹其中,同時恩美雅恆星系統與天狼a、b雙星相距較遠的話,短時間內我們透過光學觀測和軌跡分析的手段發現它們的存在,是非常困難的。”
“也就是說,天狼星a發生日食現象,究竟是小行星還是戴森球,實際上是無法確定的?”
“是的,總統先生,實際上,科學聯合會持這兩種觀點的人也有過激烈的辯論,只是戴森球一說並沒有現實的證據可以驗證,從而處於下風。”袁春明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我的報告就到這裡,接下來我可以回答大家的一些問題。”
“袁博士,我有一些疑惑,您能不能幫我分析一下”說話的是3區領導人何向鋒,“相對於100萬年。。。或者至少2萬年的建造過程,恩美雅人現在所做的一切是否有些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