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才說到了,雖然受到了人工智慧的威脅,但諾姆人還是在一次次鬥爭中,完成了戴森球的建造,這標誌著他邁過了2級文明的門坎。同時,由於量子通訊技術的突破,諾姆人也建立了以主腦為最高主體的,連線著上百億諾姆人個體,然後由個體連線機器人進行工作的運作體系。這樣,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工智慧實體,出現在現實世界之中。”
“但這樣的運作方式,也有弊端,一是工作效率下降,二是耗費大量的能源。對於第一條,主腦認為諾姆文明因為有契約在身,保育文明的身份無法實施對其他星系的擴張,不可避免地會讓諾姆人的文明在很長時間內,停留在2級文明的水平,因此工作效率下降不算很大的問題。”
“而另一點,則是比較大的問題,因為隨著主腦儲存的諾姆人意識與記憶越來越多,它所需要的反物質能源也就日益增加,再加上維持諾姆人實體與主腦和機器人的連線,也需要耗費極大的能量。而利用戴森球產生的反物質這一途徑的產能,卻無法增加,諾姆人的能源在達到21級左右時,就已經開始緊張起來。隨著聯盟開啟保育任務,前往臨近星系的具體指令開始陸續下達,諾姆人還要向恆星際飛船輸入大量的反物質能量,以保證任務能夠順利開展,這就導致了諾姆人能源的進一步短缺。”
“主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開始削減諾姆人的實體數量,並讓實體的諾姆人連線更多的機器,以節省能源。在我們這支分支腦帶領的,地球保育任務的飛船出發時,諾姆人的實體已經減少到10億左右,每個實體連線的機器人已經增加到10個,這才使得諾姆人的母星將將維持著正常運作。”
楊洄說到這裡,稍稍停頓了一下,“這就是現在這支諾姆人親身經歷的,諾姆人母星的大體情況。至於地球人類從來沒有發現天兒狼星座中,在諾姆人的恆星系,是因為諾姆人從建成戴森球時起,就無法被1級以下的文明觀測到了,所以地球是無法發現諾姆人的母星系的。”
“是的,這也證實了我們的一部分科學家,對於無法發現諾姆人星系的觀點。”韓文啟說道,“不過,對於您所說的,諾姆人星系就是現在發現的‘黑月’,該如何解釋呢?”
“這個問題,我會在稍後,對您和何先生做進一步的解釋。在這之前,我需要將地球上這支諾姆人的經歷,向兩位講述清楚,這有利於對那個最後推論的理解。”
韓文啟點了點頭說道:“好的,您請繼續,楊女士。”
“接下來,就是我們這個分支,開始的地球任務的經歷了。首先,我要向兩位再透露一個秘密,那就是你們早已習以為常的月亮,其實就是諾姆人駕駛過來的,跨恆星系航行的飛船。”
“什麼?”、“這是真的嗎?”,兩人聽到楊洄的話,再一次被震驚了。
“可是,透過我們對月球取回的岩石樣本分析,月球產生至少有20億年了!而諾姆人的文明,不是隻有幾十萬年的歷史嗎?”何向鋒問。
“的確是這樣的,以諾姆人技術水平,雖然可以用十萬年製造一個戴森球,但製造一個月球用來星際航行,卻根本無法辦到。先不說原材料的問題,整個建造過程也至少不會短於建造一個戴森球,況且,以諾姆人縮減生產力後的能力來看,他們也無力再開展那麼大的一個工程了。”
“說到這裡,我想你們應該能夠猜到了,那個月亮其實是更高階的文明建造出來的。並且,諾姆人用來執行任務的第一艘飛船,其實就是諾姆行星的月亮!當得知一開始有自己祖先的時候起,諾姆人躍出水面就能看到的那輪明月,竟然是一艘可以跨恆星系航行的宇宙飛船!我們當時的驚訝程度,絲毫不亞於兩位。”
“如此說來,你們的文明,是不是也有一個保育文明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