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狼煙!”
“狼煙起了!”
到了傍晚時,所有人都漸漸放鬆下來。
雖說也有小規模夜襲,但眾人都知道,夜襲無非就是擾亂精神,根本不可能會有大規模的決戰式的夜襲。
有經驗的將領,早早安排紮營和分批值夜的人手,除了當值人員外,就算有動靜,大半營盤仍然如常,將士們該怎麼休息還是怎麼休息。
原因很簡單,這個時代的人普遍營養不良,七成以上的人患有夜盲症。
一入夜之後,幾乎是什麼也看不到,幾乎可以算是失明。
治療也簡單,補充營養就好。
在後世就是吃一陣維生素A就好。
在這個時代就得大量吃動物內臟。
哪有這條件。
不光是虜騎,就是周軍也有相當數量的夜盲症患者。
大規模夜襲,對雙方來說都難。
所以古往今來夜襲成功的戰例屈指可數,主要也就是勇將帶著沒有患夜盲症的精銳,突入敵營薄弱之處,一舉成功。
到了傍晚時,基本上這一天就熬過去了。
所有人精神都放鬆下來。
但就在此時,異變陡生!
遠方的軍臺陸續飄起狼煙!
所謂狼煙還真的是狼糞燃燒,喜峰口到古北口這條戰線的中間也有很多火路墩和軍臺。
火路墩一般是十來人的一個小隊駐守。
小型的只有幾人。
一般是三層塔形建築。
一層放糧食,養牧畜。
二層住人。
三層有箭孔或弩機等防禦武器,一旦遇警,關閉院門和堵死底層,十來人只要敢於抵抗,過百敵騎也未必能強攻得手。
虜騎小股入境,這些火路墩也能牽扯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
當然,火路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報警。
透過這些建在要道邊緣的火路墩發出的警訊,看到的狼煙數量,方位,可以判斷出敵人的規模和來處。
這就很重要了。
更上一層的就是軍臺。
軍臺有數十人,也是三層,但是建築模式是方方正正。
如同一個敵樓。
頂層也是一樣堆積狼糞或牛糞。
有警訊也是第一時間燃燒狼煙。
軍臺人數多,還有騎兵,不光是報警訊,還有負責襲擾敵糧道後方的責任。
更上一層,就是方圓裡許的軍堡。
內駐軍馬過千,還有少量的平民居住。
若是戰時,也會接納邊民入駐。
軍堡就是墩和軍臺的核心,一個軍堡要支撐幾十個墩堡和軍臺,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此時最少有超過十個軍臺墩堡燃燒狼煙。
一則是說明最少有過萬騎兵蜂擁而來。
二來則是向敵騎宣示存在。
幾十個墩臺加軍堡可能有近萬駐軍。
若敵騎深處,一旦戰事不利,還被騷擾後方,甚至被組織起來的周軍隔斷退路,後果也是會相當的嚴重。
這不光是釋出警訊,也是駐軍將領視情況而定,並不是虛張聲勢。
最少也可以算是一種心理戰。
對馮唐等人來說,情況就不太妙了。
“看來虜騎的將領接到指令了。”
“他們是要不惜把突襲進來的遊騎打光,也要和咱們換車隊。”
“對北虜高層來說,犧牲一些遊騎,只要能阻止咱們補給沿途城池軍堡,他們還是佔便宜。”
“朝廷也有慮於此啊。”
“將軍,怎麼辦?”
馮唐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