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靈毓秀,眼光遠超寶玉。
也算是一語中的。
黛玉也是一看便看了進去,說了幾句後就繼續看書。
寶玉這時才注意到署名,也是困惑道:“住后街的疏宗族人怕有過百,這一時半會的可想不起來是哪個。”
“管他呢。”寶玉笑道:“咱們就先看書,要是以後寫的好了,叫進來瞧瞧也不是什麼要緊的大事。”
他是貴公子口角。
在寶玉心中,賈家的疏宗族人巴不得見自己,只要透個口風,還怕這“賈二”不來拜訪自己不成?
黛玉沉浸在書中世界,一時竟抬不起頭。
只急的探春在一旁團團轉。
她在一邊看了幾百字,也是被吸引住了。
“一會我叫茗煙去那個張記書局買幾冊便是。”
這會子倒是把寶玉給看笑了。
雖沒三四冊,但把一二冊多買幾本來便是了。
……
翌日。
張煊親自來尋賈芸,急不可耐的親自跑來取二百冊的第三,四兩冊。
事情的發展超過了這個書局東主的想象。
晚上快關門時都有人跑過來找射鵰。
應該是口碑在陸續發酵。
很多人可能是在朋友或親戚處看到射鵰,然後就跑到書局要購書。
沒有現書,不少人直接丟下銀子預定。
可以想象,隨著口碑繼續發酵下去,要購書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這一次的二百冊三百兩現銀,張煊也是極為爽快的給了賈芸。
反正張記書局也要漲價了,一本二兩五錢銀子,概不還價。
“再過五日,可否有五,六兩冊?”
賈芸笑道:“有是有的,但想提高印數,怕有些難。”
張煊急了,說道:“可是賈兄弟,在下想訂三百冊一,二冊,再續訂二百冊三,四冊,然後再訂二百冊五,六冊。這還只是初定,很有可能得再翻倍。”
七百冊,過千兩銀子。
對很多普通人來說這是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
哪怕是殷實的富農人家,比如劉姥姥家,一年也就賺個三四十兩銀子,過千兩最少得三十年才賺的到。
原本卜氏替人紡織捻線,一天最少勞作五六個時辰,一個月也就不到二兩銀。
就靠這點錢,她養活了自己和賈芸,還饒上個小丫鬟小竹。
只是一年到頭,落不下什麼活錢。
而賈芸,加上之前的三百六十兩,已經可以算是入賬過千兩。
不遠處聽著的卜氏臉上都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她知道兒子寫書印書賺錢……
但萬沒想到,居然能賺這麼多!
“張東主,如果要訂這麼多,我要擴大印書的場地,還要僱傭人手了。”
聽到賈芸的話,張煊眼睛一亮,小聲道:“賈兄弟,那咱們是不是能合股?我那邊有不少雕版師傅……”
“張東主,一則,我做生意不喜歡與人合股。二來,我的印書辦法比雕版要快的多。”賈芸臉上滿是溫和的笑容,但語氣卻是極為堅定,完全不容商量。
合股,那是萬萬不能合。
往下去,賈芸還有大量的計劃能日進斗金。
並且在經營過程中,他要考慮有自保之力。
會有很多見不得光的操作。
自是不可能與人合股。
合作,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