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主,我們家侯爺便不出來了,這是花押印記,憑這個就能過戶了。”
“是,多謝管家。”
賈芸仍是面露笑容。
周致誠和朱致義也是面色不變。
趙致仁和馮致信,錢致和,孫致禮幾個就是面露不憤之色了。
小小細節,能看出少年們的脾氣稟賦,倒也有趣。
賈芸也沒指望能面見忠武侯。
原就是景和一脈的人,當權勳貴,家大業大。
但忠武侯蔣韜若不失禮,最少該派個家族子弟出來,比如賈家做這種事,九成是派賈璉出面。
不行也是賈蓉,賈薔之流。
結果侯府這邊卻是隻派了個管家出來,確實是過於藐視賈芸了。
應該是和劉景雲之事有關。
這位三等伯已經抄家,現在正被三司會審。
事情多半坐實了,一個斬首之刑是跑不掉了。
其家人多半會被流放。
興盛數十年的武勳家族就此煙消雲散。
忠武侯府和誠勇伯府未必有多深厚的交情,但難免物傷其類。
買賣可以做,交情就不必談了。
應該是這個態度。
賈芸自是無所謂。
他的向上之路,免不得要和這些武勳打交道,甚至遲早會對上。
自是不會介意對方顯露的敵意。
而且這忠武侯真是又當又立,有敵意你別賣啊?
到底銀子還是好的?
簡直愚蠢!
若此類蠢物知道賈芸拿走西嶺村能做出多少大事來,怕是也真的會後悔不迭!
……
順天府的吏目早就來侯府等侯了。
賈芸銀子給的足,幾個小吏上門辦公。
有蔣韜的印信花押,加上賈芸現場簽押,西嶺村一切物業,山林,坡地,田地的產權就此完成了變更。
民間小額交易,按律法規定也是要到官府過契。
但普通百姓哪捨得?
他們幾兩,幾十兩的交易額官府也不在意。
而頂尖勳貴,誰敢收他們的錢?
也就是賈芸這種殷實商人官府最為喜歡。
不敢不過戶,否則被官府查出來要加倍罰錢,甚至人抓起來,也免不了要破財免災。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走完手續,該交的銀子一錢不少上交,不給別人口實藉口。
這還是因為賈芸是京師名人,又被賜御筆,冠帶,還有捐官身份。
換了普通的商人,免不得要被胥吏敲骨吸髓一番才能完事。
“雙方的買賣共計紋銀九萬兩,按大周律令,凡過戶買賣不經官府過契者,杖五十,追沒田宅房產半價入官。凡過戶者,百抽其三。賈同知,你這兩千七百兩銀票已經點檢清楚,官府印信已經給你蓋好,恭喜賈同知,這西嶺村此後就屬於你了。”
帶頭的是一位順天府的戶房典吏,屬於吏員中的第二等。
一等是令吏,二等典吏,三等書吏,另外還有和令吏等級相同的司吏,和典吏相等的攢典等等。
地方官府和朝廷中樞一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如縣衙裡也有書辦處,類比內閣。
也有吏禮刑工兵戶六房,還有承發處,類似通政司等等。
就算是二等典吏,身份比起賈芸來也差遠了。
四品冠帶,五品捐官,大書局東主,京城文豪……
哪個身份都比典吏貴重。
所以忠武侯府能藐視賈芸,這幾個順天府的吏員卻不敢。
侯府管家一口一個賈東主,這些小吏便是稱賈芸官職,不敢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