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隨便’!”

我轉向孩子:“是這樣嗎?”

孩子說:“是。”

我說:“為什麼呢?”

他說:“因為就算我選了她也不會同意。”

我追問:“是這樣嗎?”

孩子斬釘截鐵地說:“是!比如我喜歡藍色和黑色的運動服,可我媽非讓我買白色的。她說我穿淺色的好看,說顯得乾淨,顯得我面板白。”

“哦,我明白了,”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如果非讓你自己選擇呢,怎麼辦?”

“那我就選我媽喜歡的唄,反正我都知道她想讓我選哪個,只要她高興就行,否則選別的她也不能同意。”

我回過頭笑著看孩子的媽媽,她顯得有點尷尬,但顯然不用我說她已經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

我只說了一句:“看這孩子多懂事啊,都學會換位思考、為別人著想了。”其實我的潛臺詞是:如果家長也懂得換位思考,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舉這個例子就是為了告訴家長,有時候我們只顧著抱怨,卻沒有想過其實問題就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本來獨立自主做決定這些好習慣是應該從小培養的,可是那個時候家長總覺得孩子小,不會做決定,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信不過孩子,覺得孩子不會做出正確的決定,所以乾脆包辦。等到孩子長大了,家長覺得是時候讓他自己決定自己的事了,可是一切都晚了。

而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長覺得自己什麼方法都知道,也都用過,就是不管用。同時認為問題不在自己,要怪只能怪自己命不好,攤上一個不爭氣的孩子,“我給他機會,他不要”,家長是真的給孩子機會了嗎?其實沒有,家長給的只是讓孩子跟自己保持一致的機會,一旦意見不一致,其實最終做決定的還是家長自己。

成長篇(11)

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除了從小沒有獲得鍛鍊的機會外,還因為缺乏自信,因為不相信自己所以不敢做決定,因為怕承擔所以不去做決定。當然也有因為經驗不足而無法做出決定的時候,比如高考報什麼志願、選什麼專業,在這方面孩子從來沒有過任何經驗,拿不定主意也是自然的事。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使孩子變得更有主見呢?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並且別忘記對孩子做出的決定表個態。

如果家長真的希望孩子獨立自主,就一定要給他足夠的空間、足夠的支援。高中的孩子不但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強烈的願望決定自己的事,這個時候家長要捨得放手。如果家裡的事情也能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更容易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而每當孩子做了正確的決定時,別吝惜你的讚美和肯定,讓孩子知道他這次做的是非常正確的。如果孩子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也不要急於否定,最好的辦法是舉例說明正確的做法是什麼,然後再逐步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策。

(2) 決定的正確與否其實沒有固定標準,家長不應該以自己的意見為準繩。原則性的問題按照大家公認的來做,非原則性問題家長要學會寬容和妥協。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著名的語音識別系統的早期版本的設計者就是當代IT行業的知名人物李開復博士。在他開始做博士論文時,選題與導師的意見不一致,他發現導師讓他用專家系統做語音識別是行不通的,而用統計學做語音識別系統卻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於是他鼓足勇氣嚮導師說明情況。導師給他的回答讓他銘記一生,他說:“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援你!”並且在後來的研究過程中,導師傾盡全力幫助他。也正是因為導師的寬容和支援,李開復才取得了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