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整個大區兩百多萬人就有六十萬華裔在這裡生活,而尤其以巴克他們來的這個靠近溫哥華機場的衛星城市為甚,幾乎到處都是華國餐館、超市、藥店、便利店、商店,城市中心街道兩旁的華語招牌比比皆是,行走其間簡直就會恍惚在國內的某個地方。
只是在餐桌上輕聲分配一下,帶著女朋友的鬣狗和小馬克西姆由吉爾開車當司機,逛逛街看場電影再回去休息,後半夜來換班。
巴克兩口子和巴拉耶夫連餐廳門口路邊的車都不開,步行走過兩個街口,把皮夾克的衛衣帽子拉起來套在臉上遮掩的巴克就指指路邊:“這是一號目標……酒吧。”一點都不囂張,安安靜靜很小個門,玻璃櫥窗都沒有,磚混結構的牆體上掛著霓虹燈招牌“金三角bar”!
門口還有人用華語大聲招呼:“卡忙北鼻!過來感受正宗異國風情華人酒吧!啤酒買一打送一打!”
真的很有國內城鎮的感覺,唯有東歐長相的巴拉耶夫伸頭看看,那邊就換成英語招呼了。
繼續,沒走幾步連續的紅磚房,七八層樓高看起來好幾十年曆史的那種,巴克點數門牌號:“這裡,這裡,這裡……都是他們的產業,房子用來出租……靠,這裡是貧民窟麼?怎麼全都住的是這樣的窮人?這麼多阿三哥!還有……這是東南亞人吧,菲律賓的?”
最近生活在菲律賓,能勉強聽懂幾句日常用語的娜塔莎皺緊眉頭專注,然後肯定的點頭:“對的!這些人是菲律賓人,腔調不一樣。”
晚上氣溫能到零度左右的街頭,印度裔和菲律賓裔都在路邊扎堆,看見步行的三人有招撥出售大麻的,也有問要不要盜版碟的,還有人來問要不要女人,可看見把套頭衫帽子拉下來,露出一頭長髮的娜塔莎就不敢再提這一茬。
這是標準的熱場行為,就是把整個附近的場地走一遍,就跟前些日子在麥思樂街頭的做法類似,最後在一棟街角的灰白色建築外巴克摸摸鐵柵欄圍牆:“這是大本營公司所在地,所有這些經營了好幾十年了,現在看起來也比較敗落,沒什麼長進?”
轉過去就看見灰白色水泥大院門上掛著忠魂、忠義之類的牌匾,非常典型的民國風範,只是娜塔莎剛伸長脖子多看幾眼,門內就有人踏出來驅趕:“私人物業,不得隨意入內窺視!”甚至手上不客氣的推巴拉耶夫,這漢子看巴克遠遠的躲開繞著走,自己也憨笑著讓開。
結合周圍街道上有牌坊式的華國元素,這辦公樓也有朱漆大門,看門的穿著對襟褂子捲起白袖邊,那趾高氣揚攆人的風範就能知道這兒的人是有多囂張,只是不知道這種囂張是不是對所有人的。
娜塔莎搖頭:“看吧,這又跟你們那種華國人的自大自滿差不多,就不能親善點麼?”
巴克幫忙解釋:“在外國打拼嘛,總還是要強勢點才能生存下來,不管是真的強勢還是裝的,這邊?巴拉耶夫你去把車開回去,你也休息一下,晚點你帶誰過來,兩人一班,八小時一換,給他們描述一下環境。”
娜塔莎仰頭看掛著紅燈籠昏暗紅色燈光的低廉色*情旅店,倒沒什麼嬌羞,做著滿不在乎的模樣掛巴克身上上樓,只不過這大冷天,她居然穿的是皮裙!
想想烏克蘭的冬天吧,冰雪天中皮裙和貂皮大衣就是東歐美女們最熱衷的打扮,現在她這模樣倒是更像街頭流鶯,只是她今天蹬了雙中跟鞋,比巴克就高了大半個頭了!
連前臺都在狹窄的二樓梯步拐角的地方,檔次可想而知,巴克遞了現金拿過鑰匙再上兩層樓,陳舊的樓道倒也還乾淨整潔,就是好些年頭的感覺,走進一間還帶著點黴味的房間裡,巴克開啟燈,娜塔莎就嫻熟的貼牆傾聽兩邊房間的動靜。
開啟電視和衛生間的水龍頭,然後才關了燈,巴克輕輕躲在窗簾邊從四樓的角度打量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