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旁人聽到江清舟和韓老太這番對話,紛紛面露鄙夷之色,對著韓老太指指點點小聲議論起來。
“人家江副團才26歲,那工資養小兩口那是綽綽有餘,再瞧瞧她兒子,38歲了還是個營長,那點工資,養一家六口不說,還得顧著個沒出嫁的小姑子,哪夠花呀!”
韓老太被眾人說得面紅耳赤,尷尬不已,灰溜溜地離開了。
午飯後,謝秀英帶著兩個孩子,風風火火地跨進了院門。兩個小傢伙像歡快的小鹿,一瞧見方映月,眼裡瞬間放光,飛奔過來,親暱地圍在她身邊。
方映月被這股熱乎勁兒感染,臉上綻出燦爛笑意,順手抓了一把大白兔奶糖遞過去。
“謝謝方姨姨!”
謝秀英站在一旁,目光慈愛地看著這一幕,打趣道:“映月吶,瞧瞧你,多招孩子們稀罕呀!依我看,你和小江也該抓緊生個娃了。”
這一番話,說得方映月雙頰瞬間泛起紅暈。
謝秀英突然想起正事,拉著方映月的手,“映月呀,嬸子今兒來,是給你找工作來著。嬸子這不,作為婦女主任,也管軍嫂這攤子事兒,就想著問問你,對工作有啥想法沒?”
“謝嬸,是有合適的崗位嗎?”
謝秀英一拍手,興致勃勃道:“那可不,嬸子這兒有倆崗位適合你,一個是咱海島小學的美術老師。另一個是部隊裡宣傳部的崗位,日常就是給部隊寫寫稿子,策劃宣傳活動啥的。你先彆著急定,和小江好好合計合計,挑個順心的。”
“謝嬸,太感謝您了,我和清舟商量好,立馬告訴您。”
不多會兒,謝秀英帶著兩個孩子告辭離去。
方映月含著一顆奶糖,踱步走到椅子旁,緩緩坐下。
傍晚,江清舟扛著從後山砍回來的竹子,他打算趁著天晴,再搭幾個瓜藤架。
“清舟哥,過來,我跟你說個事兒。”
江清舟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走到她身邊坐下。方映月把謝嬸介紹工作的事兒一五一十地講了。
“這倆工作吧,海島小學,離家雖說不遠不近,可要步行過去,得花上30分鐘,但有寒暑假。宣傳部呢,就在營地裡,走過去也就10分鐘,工作時間相對靈活些,給部隊出謀劃策搞宣傳。”
方映月微微頷首,腦海裡不斷權衡著利弊,最後決定選離家近些的宣傳部。
週一,方映月早早就去找謝嬸,表明了自己的想法,這時江清舟的假期也剛好結束。
“挺好的,這樣中午還能回家歇著。行,我待會兒跟那邊說說,明天帶你去報到。”
方映月道了謝,轉身往回走。
路上碰到劉金花,劉金花熱情招呼。
“映月,上山不?”
“好,劉嬸,我回去拿個籃子,馬上來,”說完,小跑著回了家。
一行人往山上走,劉金花走在方映月身旁,壓低聲音,開啟了“八卦模式”。
“瞧,前面扭著腰走路的那位是林詩詩,四團家的。穿紅外套的是三團家吳柳芝,就住你對面,她倆老鬧彆扭。
吳柳芝旁邊那倆,是營長媳婦。還有那個看著年紀最小、懷著大肚子的,是六團家蘇明月,旁邊是她親媽黃嬸。”
說著,拿手比劃,“這蘇明月跟那徐團長差了12歲吶。再看那個走路罵罵咧咧的,是朱營長親媽韓老太,她和媳婦不對付,成天嫌棄兒媳婦沒生出兒子,只生了仨閨女。
那媳婦性子軟,像鵪鶉似的。旁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是韓老太閨女,25歲了還沒出嫁,一心想在部隊找個好親事。
韓老太早前相中六團長徐世銘,覺得他年輕有為又沒父母,32歲還單身,想著閨女嫁過去能享福,還能顧著自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