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中醫》

臘月的風帶著絲絲寒意。朱墨站在租屋前,心裡想著快過年了,應該回去給全叔他們帶點啥東西。自己空間裡的茅臺也沒啥特別的,到時候去四九城也為二叔準備幾瓶,邵叔嗎?就算了吧!忽然,他想起了前幾天去中藥店的事,自己空間裡還有少量的一些藥材,再配上《本草綱目》裡的配方,看看能不能幫家人調理身體。

想到這朱墨轉身朝上次去過的中藥堂走去。

“明泰中藥堂!”

走進那間熟悉的中藥堂,那位老中醫還是上次碰面的老頭,正坐在櫃檯後面翻閱著醫書。見到朱墨,老中醫笑著打趣道:“你小子這是拿藥當糖喝了,這麼快就喝完了?”

朱墨苦笑了一下,說道:“大爺您就別開涮我了,我是送人的,哪有我這麼大年紀就喝虎骨酒的!”

“那這次過來是幹嘛呢?抓藥啊!還是賣藥材。還是再買點酒送人?”

“我這次過來,還真讓您猜中了,是買酒不假,不過我還想讓您給我掌掌眼。”

“哦!是掌,什麼眼啊!”

“我這裡有個方子,您給看看,能配齊不?”

老中醫接過朱墨遞來的紙條,仔細看了看,眼睛一亮:“這是養生的方子啊!不錯不錯,黃芪氣血丸、黨參、白竹、陳皮、當歸和炙甘草,附子、熟地、肉桂、山藥、枸杞……”他抬起頭來,一臉驚訝,“好久不見這樣的藥方了,是哪位大師讓你來的啊!”

朱墨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爺,我哪有本事認識大師啊!這是從一本書裡面謄抄下來的。”

“什麼書啊?”

“這是在《本草綱目》裡抄錄下來的。”

老中醫微微遺憾地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開始為朱墨配藥。朱墨趁機問了一些中醫的知識,兩人聊得十分投緣。

“大爺,您剛才提到的這些藥材,它們都有什麼功效呢?”朱墨好奇地問道。

老中醫放下手中的藥材,耐心解釋道:“黃芪補氣昇陽,益衛固表;黨參健脾益肺,補中益氣;白竹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

朱墨聽得入神,連連點頭:“原來如此,怪不得這些藥材搭配在一起效果那麼好。”

老中醫繼續說道:“這些藥材組合在一起,可以調理氣血,增強體質,尤其適合體虛的人。你家裡人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理,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效果。”

朱墨點點頭,又問道:“謝謝您嘞!大爺。”

“聽說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我要是從現在學要學多久啊!”

老中醫笑了笑,拿起一根銀針,在櫃檯上輕輕敲了敲:“‘想學中醫?那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哦!是嗎?我就想知道一下,也對中醫有興趣,您老就給說說唄!”

“你要學中醫啊!可想好了!想要出徒通常不少於五年,這背後充滿了艱辛。吃得了苦中苦,方能有所成就啊!”

“嗯!我年輕也可以的,吃點苦怕啥?”

“那我跟你講講啊!我那時啊!年輕,懷揣敬畏之心,拜師後從識藥開始,每日清晨採藥,辨認草木的形態、氣味和習性,積累基礎知識。

在這五年或更長的時間裡呢!,我們師兄弟白天跟隨師父診病,晚上研讀經典醫書,學習望聞問切四診法,從患者細微的表情和脈象中探尋病症根源。天賦異稟且勤奮者可能在五年時初步掌握醫術要領,而更多人則需七八年甚至更久才能獨當一面,才可以給病人看病。將中醫智慧延續下去。”

“那這確實是夠久的了,學習到了,可以看病的時候不是已經三十而立了嗎?”

“這算啥?這三十歲只能懂得些皮毛罷了,真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