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北方的冬天,寒冷得像一個冰窖。不過,這寒冷倒像是大自然在玩一場特別的藝術創作——給大地披上一層銀裝,讓每一棵樹都掛滿了霜花。人們穿著厚厚的棉襖,跺著腳,哈出的氣瞬間變成一團團白霧。這本該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季節,孩子們在雪地裡打鬧,老人們圍坐在火爐旁講故事。然而,在王美麗的家裡,氣氛卻像被凍住了一樣,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王美麗,這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心中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渴望著自由自在地綻放。每當夜深人靜,她總會望著窗外的星空,幻想著自己能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她腦海裡那個陽光男孩,彷彿就在不遠處向她招手。可是,現實卻像一堵牆,橫亙在她的夢想面前。
王美麗的母親劉慧慧呢?那可是一個典型的舊時代婦女。在她看來,女子早早定親就像是種莊稼,按時播種才能有好收成。她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女兒的未來有個安穩的歸宿。於是,她苦口婆心地勸說王美麗,甚至以淚相逼,希望女兒能答應這門親事。劉慧慧的眼淚就像下雨似的,滴答滴答,弄得王美麗心裡也跟著亂糟糟的。
王懷德,作為家中的頂樑柱,此時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就像夾在中間的夾心餅乾,兩邊都不好受。他既心疼女兒的不願,又理解妻子的苦心。他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每當看到妻子和女兒爭吵,他的心就像被刀割一般疼痛。有時候他想:“要是我能分身就好了,一邊哄老婆,一邊安慰閨女。”
終於有一天,王美麗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委屈,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而下。她哭喊著,訴說著自己對未來的渴望,對自由的嚮往。她的哭聲,像是冬的寒風,穿透了每個人的心房。這一幕就像是一場鬧劇,卻又充滿了無奈與辛酸。
劉慧慧看著哭泣的女兒,心中也充滿了無奈和酸楚。她意識到,或許自己真的錯了,不該如此強求女兒。她心想:“我是不是太著急了,孩子還小,應該讓她自己做決定。”而王懷德則默默地站在一旁,眼中滿是複雜的神色。他知道,這個家需要一次深刻的反思和改變。
1957年的那個時代,舊俗與新思交織,矛盾與衝突不斷。但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人們去思考、去改變。王美麗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困惑與掙扎,也啟示著後人要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幸福。
這時候,陽光灑在鄉村的土路上,帶著幾分溫暖又略帶蕭瑟的氣息。朱墨站在家門口,肩上揹著簡陋卻沉甸甸行囊。他的眼睛裡滿是對未來的憧憬,還有那麼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捨。他的妹妹朱妍,眼睛亮晶晶的,滿臉稚氣的小女孩,緊緊拉著他的衣角,彷彿害怕一鬆手,哥哥就會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妍妍,哥哥要去學校報到了,你得乖乖聽全叔全嬸的話,等哥哥放假就回來看你。在學校也要好好讀書。更要照顧好自己。”朱墨低著頭,溫柔地對妹妹說道,語氣中滿是寵溺與無奈。朱妍的眼眶漸漸泛紅,但她強忍著淚水,用力點了點頭,小聲道:“哥哥,你一定要常回家啊!”
“等我們妍妍也考進大安高校不就行了嗎?到時候我們一起讀書。”
“嗯哥!我會努力的。”
告別了依依不捨的妹妹和滿眼淚光的朱敏一家人,朱墨踏上了前往大安高中的漫長旅程。那時候的交通運輸遠不如現在發達,沒有高鐵,沒有飛機,甚至連像樣的公路都不多。他只能選擇乘坐老舊的公交巴士,伴隨著顛簸晃盪的聲音,起起伏伏,一上一下的節奏,巴士緩緩駛向遠方。
一路上,朱墨透過車窗,望著窗外不斷變幻的風景,心中五味雜陳。他既興奮於即將開始的學園生活,又憂慮於他一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