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酒席的王平一路憤憤不平的走回了自己的帳篷,把帳篷門口放著的箭筒一腳踹倒,氣呼呼的坐在自己的桌案後面,氣的兩眼直愣愣的望著一邊發呆。
他王平是齊樂三年的進士,少時從文便有先生稱其有狀元之姿。齊樂三年以金榜末席進士及第,可其中實則另有隱情。
王平太爺爺是京城府尹主簿,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來後家道中落,到了王平這一代已經淪為了居住在京城外城的平民百姓。少時的先生確實慧眼如炬,王平確有狀元之姿,可在放榜前日他的考卷被戶部右侍郎掉包給了他的兒子,王平被迫落榜。
事已至此本該告一段落,可沒想到王平博聞強記,對自己所寫的經義策論竟然記得絲毫不差,並且放榜之後的第二天,王平直接跪在午門之外大聲背誦自己所寫的經義策論,一時之間京城上下議論紛紛。
聖上得知此事龍顏大怒,責令首輔李鶴如徹查此事。李鶴如則把戶部的一眾官員叫到自己的書房開了一個小會,隨即進士的榜單在第二日便修改了,這一次王平上榜了。
可經此一事,王平也坐了整整5年的冷板凳,事實上本該繼續坐下去,結果剛巧碰上向來不理朝政的樂天王有一次心血來潮翻起了歷年狀元的詩詞,對戶部侍郎兒子所寫的邊塞詩大為滿意,於是直接下了口諭,把這位“狀元郎”送到朔北軍去親眼見一見他那“朝思暮想”的邊關。
這時候已經是戶部左侍郎的“狀元父親”又想起了這個坐冷板凳的王平,許諾只要他替自己的兒子去了朔北軍,待三年之後樂天王忘了這檔子事,就把他調回京城,給他一個京城府衙的文部官職的缺,所以王平就這麼來到了朔北軍。
王平的前半生可謂是坎坷飄零,也受夠了京城權貴的欺壓,如今來到了朔北軍本以為是自己翻身、揚眉吐氣的時候到了,可沒成想自己經歷的第一場大勝就被宋軍行給壓了下來。
歷代傳聞中華夏失去的“古城樓蘭”近在眼前,建功立業、揚名立萬的機會就在眼前!只要能夠收復“古城樓蘭”,那這份功勞即便是親王來了也搶不走!徹底翻身,乃至青史留名的機會!如此良機,就這麼被宋軍行一手壓下來了?
再想想那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祈楓,一夜之間就從一個新兵升成了朔北軍的軍司馬,王平心中的不滿便更盛了幾分。
“一而再再而三,你們當我王平是吃什麼長大的?一個個都是些貪得無厭、侵吞功勞的東西!京城裡的權貴我沒辦法,到了這裡,我堂堂進士難不成還治不了你們這些個粗鄙武夫?”
趁著酒勁,王平研磨提筆,伴著微弱的燭火將今日與魔潮的一戰完完整整的記錄了下來,詳細記錄了朔北軍的傷亡情況還著重寫了宋軍行隱瞞戰況不報,以及大軍突破臥龍峽後見到的那座矗立在地平線盡頭的“古城樓蘭”。
洋洋灑灑的寫了三頁,王平看著自己寫好的“捷報”很是滿意,抬手召過來代表自己進士文位的官印,體內的文氣激盪,化作一股浩然正氣附到了紙上。
被文氣包裹覆蓋的紙張和文字開始緩緩的浮起來,被無形的力量摺疊成了一隻鴻雁的形狀,撲騰著飛出了朔北軍的駐紮地,向著京城的方向迅速的遠去。
沒錯,在遊戲裡,神朝的官員和及第的讀書人也是一種職業!
只不過遊戲裡神朝的官員大多由科舉產生,而科舉作為一個遊戲裡的土著都卷的要死的活計,就憑玩家那點文抄公的手段就連鄉試都走不出去,況且現代的玩家也不通經義策論,所以也就一直沒有人拿到過這個職業。
不過這個職業實際上還是很強的,尤其是有著神朝官位加持的官員,所能動用的力量更是直接來源於整個華夏神朝,這些人可不是什麼文弱書生。官位較高一點的存在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短板,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