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劉巴說道:“子初,亮也不覺得這首詩消沉。亮佩服寫這首詩的人的當時的那種悠閒的情懷。林大哥,你在朱崖種了許多桃花樹?”
林若微微地點了點頭說道:“恩,是的。也不知道我寫的文章和詩歌有多少傳到了荊州,朱崖這蠻荒之地,訊息傳遞十分的不方便。亮兒,你可讀過我寫的《桃花源記》?”
諸葛亮愣了一下,然後搖頭說道:“未曾讀過,林大哥,這《桃花源記》到底是如何的?”諸葛亮曾經讀過林若抄襲後世的幾篇文章,早就對林若的文筆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如今聽到林若有新文,如何不拭目以待?
就連方才還生氣的劉巴此刻也安靜下來了
“漢建安年初,朱崖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告太守,說如此。太守林若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時有異人、賢者,聞之,欣然規往,不復歸矣。後遂無問津者。”
林若當下將陶潛的那篇《桃花源記》篡改了頭尾,然後徐徐朗誦出來。林若停下來後,發現諸葛亮和劉巴兩個人呆呆地站著,似乎他們的腦子裡正在描畫出一副與世無爭,其樂融融的桃花源的畫卷。
許久,這兩個人才回過神來。
諸葛亮知道,這是林若心中所想的,其實也是許多人心中所想的,天下間的百姓沒有人不想有這樣的一個桃花源。林若只是用筆寫出了,在亂世中百姓的希望。
“世間真的有桃花源嗎?”就在這個時候,劉巴幽幽地問道。
林若苦笑地嘆氣道:“我尋不到。或者有吧!”
林若當下坐了下來,然後伸手請他們兩個也坐下來。旁邊的夥計把掉在地上的碎片收拾乾淨,並且把木地板拖乾淨後,就畢恭畢敬地退了出去。
一時間整個房間靜得可怕,至於龐統的呼嚕聲。這樣的寧靜的聲音,讓房間的氣氛有些怪異,每一個人都懷著自己的心事。
“林若,這是你的理想?”劉巴問道。
“不,不是,這是天下百姓的理想。是天下有學之士的理想,也是歷代先聖門的理想。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林若輕輕地說道。
劉巴不在說什麼針對林若的話了,因為他在林若的詩中,文中,感受到了林若所希望建立一個如同桃花源一般的世界。
“我想,這也是我家主公的理想。他出身貧寒,雖然是織蓆販履出身,可是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感受得到天下百姓的疾苦,才會明白百姓需要什麼?”林若最後淡淡地說道。他並沒有說他的主公是什麼人,可是聽林若的介紹,劉巴和諸葛亮都知道林若口中的那個主公是誰了。
劉巴何嘗不想建立這樣的一個世界?這些年他在劉表的帳下表面上風光,可是內心卻十分的辛酸。劉表是什麼樣的人?好的建議劉表是聽不進去,許多才子混在劉表的帳下,也只是為了三餐溫飽,根本發揮不到他們應有的作用。
林若說的主公,竟然是那個劉巴聽了許多次的人。可是在劉巴的心裡,根本沒有將這個人看成一個人物。甚至只是覺得劉備只是運氣好得出奇,在一窮二白的時候得到了陶謙的饋贈,得了徐州這樣一個富裕的地盤,在關鍵的時候遇到了嚴新,在嚴新的幫助下拿下了揚州,攻下了荊南……
反正所有的一切,劉備似乎什麼都沒有做。劉備就是一種無作為的人。只怕不是劉巴有這樣的感覺吧,天下間許多英雄豪傑都會這樣認為。只有真正和劉備接觸過的人,才會明白那種出色的懷柔的手段。
劉巴沉默了好一會兒說道:“你確定他一定會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