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如此大的鯉魚,還是金鯉,本王都沒吃過,文遠烹飪的不錯。”
李世民最近壓力也很大,自中原大戰擊敗鄭、夏,得封天策上將後,他明顯感受到太子處處都在針對他,這次出兵的機會,他也是好不容易得到的。要不是李神通和李孝常還有李藝、李世績等都打的不好,太子根本不會讓他再有機會統兵出征。
說到底,李世民也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現在也不是早幾年,早幾年淺水原之敗,皇帝和太子還不會趁機做文章,還會給他留面子。天下一統了,許多事情也變複雜了。
“三郎,你上次曾勸說我小心洺水來附有詐,又讓我提防劉黑闥會來搶奪洺水。雖然最後你料錯了洺水是真降,但也猜對了劉黑闥果然飛馳來奪洺水。”李世民又抿了一小口二鍋頭,夾了塊魚籽入嘴。
品味著魚籽的美味,李世民點點頭繼續道,“你來說說眼下洺州城的態勢,你覺得該速戰還是圍城?”
李世民的目光直盯著張超。
張超被看的有些發虛,我只是個紙上談兵的傢伙啊,上次那事,並不是我預料準確,那根本就不是基於什麼分析,完全就是因為我知道歷史上劉黑闥真的會跟瘋狗一樣來奪城的。
“屬下只是一醫護營參軍。。。”
“醫護營參軍,也是參軍,參軍之職是什麼?參謀顧問,我問你,你就應當認真回答。”
這真是趕鴨子上架啊,張超想著自己真是賤,好好的直接把這條鯉魚放生就好了,送魚來給你吃,你讓我去捕魚,現在又問我這種軍情大事,事情太大了啊。
“說!”
李世民一瞪眼,張超沒辦法了。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張超先拽了句兵法,結果李世民臉一沉,“少廢話,直接點。”
論兵法,李世民不知道比張超熟悉多少。
那所謂十則圍之的話是出自孫子兵法,本意就是我十倍於敵,那就實施圍殲。若五倍於敵,就實施進攻。若是兩倍於敵那就要努力的戰勝敵軍,若是勢均力敵,那就得設法分散各個擊破敵人。如果兵力弱於敵人,就得避免作戰。
因此,弱小的一方,就得避免死拼固守。
現在洺州城下,唐軍戰輔加起來有十萬,而城中的叛軍有三萬,不夠十倍差不多三多倍的樣子。若按兵法,當然是要進攻,但這又不是野外作戰,這是攻城戰。
攻城戰和野外作戰又不同,守城的一方有城牆防禦,有糧草支撐,理論上是能夠防禦七倍之敵起碼兩月以上的強攻,甚至能守半年到一年之久。
李世民手裡的兵力有叛軍的近五倍,可洺州城卻堅固高大,城中糧草也不少,還有許多百姓是支援叛軍的,當初就是城中大戶開啟城門迎接劉黑闥叛軍入城的。
洺州城池的堅固,糧草的充足,以及叛軍的彪悍,百姓的支援,會讓唐軍與叛軍之間的實力差距縮小許多。
強攻一座這樣的堅城,傷亡會很大。
李世民的心裡其實已經也同意了將領們的長久圍困之計,但就是還想聽聽張三的意思,想看看以張三的角度如何看待的。
“殿下,叛軍如今是甕中之鱉,牢中之獸。雖洺州城堅,但那不過是叛軍的一個大墳墓而已。如今河北其它各地,皆已平定,殿下何不派人招降城中叛軍?”
“招降?”
李世民愣了一下。
這個他還真沒有考慮過,為什麼要招降,劉黑闥與高雅賢等一竇建德餘黨,犯上作亂,大行不逆,這種人,抄家滅族都死不足惜,為何還要招降他。
“劉黑闥絕不可饒!”李世民恨聲道。“必生擒送往長安,斬於鬧市縣首於城門而示眾!”
張超咂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