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章 進城

因為夏始皇當年曾經考慮將長安作為都城,工部在此期間規劃長安城佈局,早早開始建築皇城,各中央官員也在附近買好宅子,以至於最後雖然沒有定都長安,但長安城的規模和繁榮程度不輸京都。

提及夏始皇最後選擇京都的原因也很簡單——北莽。

當時擺在夏始皇面前的有三個選擇,金陵、長安、京都。

當時大夏還未穩定,南有南蠻不懷好意,北有北莽摩拳擦掌,長安不便,難以顧及兩方,在金陵與京都之間,夏始皇選擇了京都。

無他,長安雖好,但關中因著地形,可供居住的區域有限,每年又常常雨水不足,發生旱災和饑荒;金陵在南方,偏安一隅,周圍多山,位置不變,更重要的是,金陵難出良馬,不利騎兵發展,而北莽的騎兵最為優良;最後,京都位置易守難攻,又水運便利。

但公認的夏始皇最終選擇京都的原因,是為了震懾北莽。

你不是想打嗎?

朕就在這裡,你只要敢來就別想回去了。

只不過英武如夏始皇,也無法想到在幾百年後大夏會如此分崩離析,天子名存實亡,各路諸侯幾乎就要把心思寫在臉上。

還有更多認為自己也能在將來的亂世分一杯羹的梟雄,正在民間收攏人才,積蓄力量,等著尋個時機自立為王。

對此北莽十分樂意看到,表示:我不插手,你們繼續。

經過數百年洗禮的長安城牆泛出淡淡青色,兩丈高的牆下站著一隊進城的百姓。

溫瑜這次正兒八經地交路引進城,在守衛打量的視線中,透過安化門進城。

從排隊的百姓衣著神色來看,他們還沒有受到戰亂和饑荒的影響,各種人和車馬裝滿了貨物,貨主眼神期待,希望這一趟可以賺取豐厚利潤。

進入城門後,是一條筆直的南北大街,寬度十多丈,足以並排跑多輛馬車。

溫瑜很明顯發現長安城和雁門城的區別,長安城每條路都直挺挺的,透過蔓延開的神識,從高處俯視來看,長安城的佈局被橫縱交錯的寬敞街道分成“井”字形,又有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坊市坐落其中。

和修真界的凡人國度佈局十分相似,給溫瑜一種回到修真界的感覺。

在城門口背面豎著一個大大的板子,上面一半的版圖張貼了長安城內各有名店家的位置,另一半木板上是城內的各項公告和趣聞。

最新一則墨跡還沒幹,內容是城外匯聚了不少流民,都說昨晚有仙人現世,府衙提醒城內居民出城注意,不要被流民傷到。

溫瑜看著公告隱晦表示城外流民的精神有些問題,讓大家不要相信,忍不住勾起嘴角,這長安城的縣令有點意思。

城門處不像雁門城有長長的小販攤子,可以讓溫瑜打聽哪家糧店比較好,溫瑜只能依照地圖上的標註,找到這次目的地——西市。

從給出的標註上可以明顯看出長安城最熱鬧的地方分別在東西兩市,東市售賣的多是金銀瓷器,珍稀古玩,而西市更多是生活用品,更貼近生活。

選準了方向,溫瑜控制著正常速度前往西市,每條巷子口都有路標,指示名稱和前方建築,即使不動用靈力和神識,溫瑜也能輕鬆找到西市位置。

這次主要買的還是糧食。

因為有了新人加入,在許老二的解釋下,每家都酌情釋出一些任務,讓新來的逃荒者透過做工換取糧食,這使得原本能夠吃到安王領地的糧食出現短缺。

尤其他們還打算在長安城外多呆一段時間。

溫瑜進城之前,許老二和魏瑾已經帶著六百多人沿著來路返回,退到山林中,找地方駐紮。

現在隊伍人數眾多,在平整地形特別明顯,只要在官道上靠近看,就能發現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