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般甘於寂寞,待他耐不住寂寞的時候,自然會出仕的。

當下三娘笑道:“好,便聽你的,先將他晾一邊好了。”與黃文炳商議完後,黃文炳自下去準備明日引方天定等人面見三娘之事去了,三娘又召來盧俊義與公孫勝兩個商議軍政大事。

如今三娘出了月子,她又不用照養孩兒,都交給瓊英、玉蓮等人並許多奶孃,自然不用她去照顧孩兒,便可恢復往昔舊例,還是由她來主持軍政大事,也就是說三娘要將之前放出去的權力收回來。

權力可真是個好東西啊,三娘這時候有些感嘆起來,有它的時候,你覺得很累,是個負擔,但一旦沒有了它,你卻會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沒有底氣,儘管之前放權的時候,任命的人都是三娘信任之人,但三娘還是不放心。特別是三娘這般掌握大權已久的人,對於權力更加難以割捨了。

盧俊義與公孫勝到來之後,兩個便先恭賀了三娘,隨後盧俊義便先說起軍政大事來,只聽他道:“如今師妹既然已經產下麟兒,那便取消濟州鎮守府的統帥部為好,一應軍政大事還是交還師妹來處斷為妥。”

公孫勝也道:“正是,此前主公處事不便,方才有了這統帥部,如今既然主公已然復出,自然要將權力收回為好。”兩個都是一心一意輔佐之人,沒有半點野心,一開口便是要將權力交回,讓三娘很是欣慰。(未完待續。)

第圓九章處議大事復權柄 相見厚禮為進退

便在靜止堂內,三娘聽了盧俊義與公孫勝的話後,微微一笑道:“我雖已然能出府理事了,但這統帥部既然已經成立,便不必再撤去,我出任統帥部最高統帥也便是了。師兄、道長,你們還是一如往昔那般,好生替我出謀劃策,軍政大事多擬斷處之議,我親決之。”

盧俊義與公孫勝躬身領命,隨後便將最近幾件大事說了,稟報三娘斷處。這幾件大事中,最要緊的便是尚在燕京城外駐紮的林沖所部三萬軍馬該如何用兵。經過一個多月的轉運,燕京城內逃難的百姓大多都已經接出城來,如今的燕京城除了少數難以行動的老弱之外,就只有遼軍戰兵和青壯了,而林沖部自從百姓南渡之後,便分兵到燕京城南紮營,扎住南面要道,遼軍看到是梁山宋軍旗號,便也不與之交戰,便退往燕京城內。

如今林沖部兵馬除了五千步軍鎮守沽河水營、陸營之外,其餘人馬都在燕京城南紮營,城北、城西有金軍駐守,城東卻是圍三缺一併未圍死。林沖所部自從接應完百姓出城後,便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行動了。

盧俊義道:“林師弟所部如今已然完成接應百姓之事,接下來該如何行事,林師弟已經多次來傳書詢問了。”公孫勝道:“自從老道與最後一船百姓回到山東路後,也多曾想及此事。但要說教林教頭領兵攻打燕京,那是與遼軍反目,之前我們接應百姓的仁德便是枉然,但若不打,在那裡駐紮,空耗錢糧也不上算。不若我軍走陸路,撤回山東路來如何?”

三娘沉吟片刻後,緩緩搖頭道:“不可,既然宋廷有意北伐,我等軍馬佔住了燕南要道,便先守住那裡,等候宋廷大軍到來再說。”頓了頓三娘笑道:“只管教林師兄操練軍馬便是,另外要讓我們的兵馬也熟悉一下燕地的風土人情,地理氣候,以備將來我們北伐之時,能有準備。至於和遼軍交戰,不管何人下令,堅決不許出戰,只管守住營盤便是了。林師兄所部所需一應糧草皆由海軍轉運,如今天氣回暖,海運糧草更加便利,也不必擔心缺糧草。林師兄所部只要等到宋廷大軍到來,便即南撤,若是陸路宋軍不肯讓路,我們便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