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感相當的複雜,一方面是對於自己的自信,讓他認為石越總是在妨礙他推行新法;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正視石越的許多過人之處。實際上,在那個時代,王安石是最有可能與石越有許多共同語言的人物,但是造物弄人,以王安石的性格加上兩人的政治地位,讓兩人的關係顯得並不那麼樂觀。

司馬光: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以《資治通鑑》而名留史冊。但在當時,他卻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雖然身為王安石的好友,但是一方面在學術上,他是“史學派”的領袖,與王安石的“經術派”相對立;另一方面,他是北方士子中洛派和朔派共同的領軍人物,與王安石所代表的南方派相對立;而在政治上,他有著保守的立場,雖然他亦表現出改革政治的傾向,但是他的所謂改革卻是更注重於人事而非制度,甚至他在最後瘋狂的拒絕任何制度上的改革。在王安石當權後不久,他被貶往洛陽,任西京留守。在熙寧二年,司馬光五十二歲。因為保守派共同的困境,即對制度提不出建設性的意見,而只能糾纏於新法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不良現象來反對新法,因此並不受到皇帝的重視,直到石越出現後,保守派中所包括的溫和改革派自覺不自覺的形成了和石越的政治盟友關係。但是司馬光的生性嚴謹,讓他終於不能和石越這個小他三十多歲的人成為好友,雖然他非常的佩服石越的才學與見識。

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政治上則是當時蜀派的代表人物。蜀派是介於南方派與北方派的派系,因為地域的原因,蜀派既有南方派的特點也有北方派的特點。所以其代表人物蘇軾的政治理念也比較折中,一方面反對王安石過於激烈的變革,希望在變革能夠穩步推行,考慮到現實的狀況;一方面也反對完全的保守,認為變革是在所難免與必須的事情。因為這種看似理性的態度,所以無論新黨當政或舊黨當政,蘇軾總是不能得志。在熙寧二年,蘇軾三十四歲。他生性豪爽,達觀,才華橫溢,很年輕的時候就享有才名,卻喜歡幫助年輕的讀書人。他和石越私交良好,終其一生皆是石越是良師益友,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似乎並不能理解石越的手段。這是一個只能從光明面來理解事物的讀書人。

趙頊:歷史上北宋的神宗皇帝。但顯然“神宗”這個諡號不足以表彰他在小說中的功績,所以小說中並不稱他為“神宗皇帝”,事實上他也有更為偉大光彩的諡號。這個年輕的皇帝是歷史上非常有抱負的君主,雖然苛刻的史家也許會譏諷的稱他“志大才疏”,而不少人也不不太公平的指責他立場不堅定。這個十八歲登基(或謂二十歲),三十六歲去世的年輕皇帝自一即位起,就一心一意想要勵精圖治。他無法忍受向蠻夷歲貢的恥辱,因此在他的治下開始了王安石變法的篇章。雖然王安石的政治地位並非一直很穩固,但在重重的壓力下,新法也並沒有因為王安石不在相位而被廢除,對於新法他表現出了足夠的堅定。這個年輕的皇帝,曾經立誓要恢復漢唐故土,繼承宋太祖的遺志,但是一生的不得意終於讓他心力交瘁而英年早逝。在熙寧二年的時候,他年僅二十歲。這個年輕皇帝的性格,有著急躁、剛決的一面,也有著對臣下優容的一面,總的來說,也是一個矛盾的性格。

王倩兒:王安石之女。熙寧二年時她年僅十六歲,這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子。雖然以她的經歷來說,在當時也許為很多人所羨慕,但是對於她來說,卻並不能夠很簡單的形容。雖然她的婚姻在某種意義上一樁政治婚姻,皇帝藉此來緩和他所信任的兩個臣子:石越和王安石的關係;但是以她的本心,她對於石越還是有著深深的愛戀。而石越對她,也抱有極深的感情,甚至認為自己穿越千年的時光,也許就是為了來愛這個冰雪聰明的女子。但是在另一方面,她卻不得不在父兄與自己心愛的男人之間做感情的交戰,因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子,卻分屬於政治上的兩個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