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天氣陰雨連綿,方木站在落地窗邊,看著窗外的雨水斜斜成線,捶打在玻璃上,手放在窗面上,不知是雨大震得的玻璃搖晃,還是手在自己顫抖。
目光下望在樓底四處奔逃的人們,聽見孩子們、年輕人們玩樂般的尖嘯,他卻沒感覺到人間的生氣。
許是空調開得太冷了些,方木坐回沙發上,擁著空調披肩才勉強感到一絲暖意,但這不足以撫慰他不安的內心。
要說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這還得從他看完茶几上那本紙張已經發黃的日記……不,應該要追朔到更早之前,追朔到10年前。
10年前,方木還不是一個小說作家,但他已是一個對文字文學充滿興趣愛好的準高中生。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受到家族文化的薰陶熱衷於閱讀,直到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已經掌握了超越同齡人幾十倍的詞彙量和閱讀量,並嘗試開始著手寫一些幼稚的文字,練習文章。
他之所以熱愛文學、喜歡寫作的另一個原因,恐怕還與他體弱多病的身子有關,常常臥病在床、久居在家也養成了他不太外向的個性,因此不愛社交,而這也使得他能將自己豐滿的情緒投入到筆下的世界中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開始熱愛並有條件沉浸在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失去一些東西和技能有多麼可惜。
不過,正因為他羸弱的身子也才導致了他在10年前5月20日的體育中考上出了岔子。
那天他記得同樣是一個陰雨天,在進行一千米長跑考核的時候,為了爭取得到滿分的成績,他豁出去拼盡全力奔跑。
方木幸不辱命的拿下了這一組的頭名,也拿下了滿分的體育成績,可卻也因為太過拼命導致他忽然渾身劇痛,一下子被送進了醫院搶救。
搶救的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他暫時脫離了危險,但他的家人被告知他的心臟已經壞死了。
醫生告訴家人,如果方木想要活下去,最好是移植一顆新的心臟。
方木的家庭有些背景和財力,聽到醫生的話後便立即派人打聽合適方木的心源。
而方木也有自己的幸運,居然不到半天就有了適合的匹配的新鮮心臟器官可供他移植。
這顆心臟有些來路不明,方木術後聽說是家裡人託關係從黑市裡買來的,雖可能有些隱憂,但絕不會比眼睜睜看著方木就此死去更壞的了,於是還是花費了高昂的價錢買了下來。
換心手術非常成功,成功到方木自己都感覺驚奇,如不是胸口的拿到手術疤痕,恐怕打死他也沒想到過自己竟然換了顆心臟。
移植的心臟對方木日常生活的影響幾乎沒有,方木對此好奇的諮詢了自己的手術醫生。
醫生答覆他時,對方的眼裡也閃過一抹震驚的神色,解釋說他真的很幸運,得到了一顆和他幾乎完美相配的心臟,匹配到不可思議。
方木至今都清楚的記得醫生那時匪夷所思的神情,與其說是匪夷所思,準確點描述,應該用“細思極恐”更貼切些。
從生死門走過一圈的方木對生命有了更深層的感悟,在出院以後他就一直在積極打聽有關自己身體裡這顆心臟主人的訊息,他很想知道這個與自己有著偶然或是必然命運交匯線的陌生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的心臟為什麼能夠到達自己的身體裡。
方木知曉自己這麼做和大海撈針沒什麼區別,畢竟他的心臟來路不正,黑市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有些售賣的東西就連他們那些賣家都可能不知道源頭。
在那些黑市商人心裡,貨物的源頭不重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