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輪機構,我當然見過。”石越隨口答道。
沈括與他的幾個學生頓時都呆住了。石越這才發覺自己失言,一時尷尬無比。半晌,石括悵然若失的嘆道:“不料世間竟早有聰明之人制出此物,我還道自己已是極得妙思,哎……”
石越有心安慰他,可是這卻是涉及至自己來歷的大事,只好委婉說道:“存中兄之才智,的確已是世所罕見。”
沈括搖頭嘆道:“子明毋須安慰我。這個物什,是叫棘輪機構嗎?”
石越心中一動,問道:“存中兄本來又是如何命名?”
沈括搖頭不答,只默唸道:“棘輪、棘輪,果然是個好名字。這些零件,想必亦各有名稱?”
石越無可奈何的點點頭,道:“正是。這個杆子,叫主動擺杆;齒輪便叫棘輪;主動擺杆上的爪子,叫驅動棘爪;下方這個爪子,叫止回棘爪。主動擺杆與刺輪相連的軸,叫從動軸;與驅動棘爪相連的軸,叫轉動軸。”這種最簡單的棘輪機構,石越曾經不止一次的見過,且用過,因此對於各部分名稱,竟是記得十分清楚。
“果然是好名字。”沈括嘆道。
“存中兄的這個發明,意義重大,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石越見沈括總免不了悵然若失,連忙岔開話題,大聲笑著誇獎。
蘇頌本來也是精通機械,宋朝最先進的天文儀器,他便有設計之功,自然是識貨之人,也不禁讚道:“的確是工者之利器!”
“我料存中發明此物,不止是工者之利器如此簡單。”石越望著沈括笑道。
沈括神色一振,笑道:“正是如此。因子明說要改進弩的設計,除了以鋼為弩臂、統一弩機規格、精確望山刻度之外,我以為還可以設法節省弩手的體力、縮短上弦時間,這棘輪一物,便由此而來——用棘輪傳動,便是老婦稚童,亦可張弩!”
“此物於單兵所持之弩上作用還不甚明顯,畢竟工藝甚繁,造價太貴,然而若用到七種床子弩上,則意義巨大。似三弓弩,射程達三百步,一次可發數十箭,然須七十人操縱,消耗體力甚巨,若裝上棘輪機構,則多不過十數人而已!且激戰一日,亦不覺疲憊。”
蘇頌頓時大喜,他知道沈括所說資料,是《武經總要》所載,而實際上其中所記載諸弩射程,都有故意說少,為了是麻痺敵人。三弓弩之射程為三百步,實際上不過是最小射程而已。床子弩威力巨大,是攻守必備之物,如果改進至此,則毫無疑問會大大增強宋軍的戰鬥力。他思忖一會,道:“若能如此,則禁軍組成戰陣,三百步以外,用床子弩與神臂弓,床子弩先發,神臂弓次之,一百五十步以內,則用弓箭。若是守城或有營陣防護,床子弩之威力,實不可小視。不過……”
“不過什麼?”石越見蘇頌忽現遲疑之色,不免有點摸不著頭腦。
“鋼臂弩的推廣,甚是問題。雖鋼、鐵產量皆有增加,而且鋼為臂,可以減少天氣變化對弩的影響,增加射程與力量,但是全面採用配備鋼弩機、棘輪的鋼臂弩,價格不菲,亦是一大問題。”蘇頌身為軍器監,自然要考慮到兵器的價格成本問題。
石越笑道:“我擔心的卻是產量。”
“既便人人有弩,一年裝備至少兩至三個軍,亦應當不成問題。”蘇頌對於產量反而不以為然。
“三個軍?年產四萬五千把鋼臂弩?”石越不可思議的反問道。
蘇頌淡淡的回道:“如果讓所有作坊全部開工,我能做到。”
“罷。”石越笑著搖了搖頭,道:“只需整編一軍,裝備一軍,如此足矣。以前的淘汰軍器,不妨賣給民間的武裝船隊,裝備廂軍,還有遼人內戰,甚是需要軍國利器,普通的弓弩,正好送給他們。至於成本問題,我會再想辦法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