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一些宋軍,也無盡於事。這一刻扎馬刀顯示出了強大的殺傷力,倒斃的戰馬無數,被殺死的金軍無數。
趙樸看著戰局心中鬆了一口氣。
…………
在這個時代,騎兵是無敵的,以步兵對抗騎兵,往往是勝少敗多,能夠戰勝騎兵的唯有騎兵。
漢代為何打敗匈奴,就是因為有一隻強大騎兵;唐朝為何滅了突厥,就是因為有一隻強大騎兵。而此時騎兵不足,只能是以步兵破騎兵。而步兵破騎兵,無非是四種方法:一種是依靠弓弩,遠端射殺金軍;二是長槍兵,組成槍林,橫掃敵人;三是組成短刀手,近身砍馬腿;四是,靠著車陣延緩騎兵衝擊速度。
而宋軍的步兵方陣,多數是四種方法集合而成,弓弩遠處打擊,車陣減緩騎兵速度,長槍刺殺。短刀手砍掉馬腿。只是計劃是美好的,似乎是完美的步兵陣型,可實際卻是不現實的。這只是書生的兵法。
首先,這需要大量的兵力,需要三倍,五倍於騎兵兵力。可實際上,打防禦戰,要留有較多的預備兵力,可以及時的救火,及時的補漏洞。太多的兵力投入,會減少預備兵力。一旦出現了大漏洞,會難以補住漏洞,最後漏洞一步步擴大,最後全軍崩潰。
其次,騎兵必須衝陣,步兵陣型才能發揮威力。可實際上,金軍不傻,一看步兵陣型防禦密集,會放棄衝陣,而是一次次試探,一次次消耗步兵體力,一打就是一天時間。騎兵不在乎,反正是騎馬作戰,只要隨時更換戰馬就足夠了;可是步兵一天下來,不吃不喝,站在那裡,嚴陣以待,卻有些吃不消。當宋軍疲憊到極點時,攻擊薄弱點,看似強大的宋軍,會隨之奔潰。
再次,軍隊戰鬥意志要強。可實際上宋軍的戰鬥意志很是薄弱,只要傷亡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就會全軍奔潰,根本做不到後世的解放軍,戰鬥到最後一人,依舊死戰不休。
這三大缺點,註定了看似完美的步兵大陣,只是紙糊的,屢戰屢敗。
唯一勝利的,只有岳飛,後世更是說道:“它有金兀朮,我有嶽元帥;它有柺子馬,我有麻扎刀;它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岳家軍,沒有弓弩輔助,沒有長槍輔助,沒有戰車輔助,只是靠著扎馬刀,上砍騎兵,下砍馬腿,最後滅了鐵浮屠,柺子馬。千招會,不如一招熟,有些玄幻,有些傳奇,實際上僅僅靠著扎馬刀,是無法戰勝。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扎馬刀卻是騎兵的剋星。
比如此刻,騎兵失去了速度,失去了密集的衝擊性,失去了靈活性,又被拿著扎馬刀的宋兵分割包圍。重盾牌魚鱗狀分佈,分割騎兵,將騎兵分割為無數小塊,又接著盾牌掩護,近身斬馬腿;而隱藏於地下的宋兵,突然襲擊,斬斷馬腿。
沒有多餘的花招,戰術也不奇,當殺傷力是顯著的。
立時之間,陷入盾牌陣的金軍騎兵,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不出片刻時間,就是全軍覆沒。
而剩餘的金軍騎兵,看著局勢不妙,想要撤退而去,可是已經遲了。這時地面的掩飾去掉,在泥土下面,一個個木板被掀開,宋軍將士好似土拔鼠一般,露出啦,揮動著鋒利的斬馬刀,專門砍馬腿。
騎兵想要反擊,奈何為了靈活,兵器較短,砍不著地下的老鼠。而宋軍戰士卻是大發神威,騎兵們紛紛滾落馬下,最後被亂刀砍死。
失去戰馬的金軍戰士,勇猛依舊,可是再也難以挽回敗局,失敗已經是定局了。
看著眼前的佔據,趙樸心中暢快至極,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