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沐和龐德設計,讓太子隨著他們的節奏,屢屢出錯。而南宮沐的成績,卻漸漸顯露出來。
太和殿上,元柏皇帝封南宮沐為衛王。
說起元柏這個皇帝,他還真有些摳門。都是自己的親兒子,不做出點成績,卻連個封號都沒有。
這不太子一犯錯,他便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衛王去辦。
南宮沐,此時成了皇帝眼中最得力的人。為了報復慕容家,他在朝堂上,明裡暗裡給慕容安使絆子。而慕容書晴的日子,更不好過。只要稍有不慎,就會遭到南宮沐和玉妃的毒打。
但路是自己選的,慕容書晴只有默默忍受。她不想讓別人,看自己的笑話。特別是生她的姨娘,季紅玉。
公孫玥和東方音,配合平西王。他們奉令,代表南郡和晉陽城和談。最終以數百石糧食,和三千綢緞作為補償,才讓黑騎軍撤出金沙。
這場史上最短暫的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司馬康從一開始的雄心壯志,到後來的兒女情長。都成為了這場戰爭,早日結束的關鍵。
南宮玦帶著十萬將士,浩浩蕩蕩地回到衛城。這次戰爭,雖不像上次大敗西楚。但是將士們能平安歸來,南郡就是最大的贏家。
可龐德和南宮沐,怎會讓他好過?
太和殿上,元柏皇帝正要賞賜南宮玦。龐德卻上前躬手說道:“陛下,聽說平西王在金沙時,拋下十萬將士私自出遊。把一場戰爭當兒戲,如此不重視將士們的性命,不知道平西王做何解釋?”
南宮玦聽了冷笑一聲道:“龐大人沒打過仗,自然不知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之理。不管本王在金沙做過什麼,但事實上,本王把十萬將士,已經全部帶回衛城。”
太子南宮紫熙上前說道:“三皇弟,太師說的也無不道理。若是你不擅自出行,也許晉陽黑騎,早已被趕出金沙。那我們南郡也不至於,和談賠錢賠糧了。”
南宮玦轉過身,面對太子說道:“太子和太師,還真是師徒情深啊。能如此緊密無間的合作,早知道,本王就建議父皇讓你們二人去帶兵打仗。說不定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晉陽城對我南郡俯首稱臣。”
聽了南宮玦的諷刺,南宮紫熙此時臉都綠了。只聽他上前說道:“父皇,三皇弟仗著打過一次勝仗,就目中無人。現在竟然編排兒臣和太師,話中之意,是看不起兒臣沒上過戰場。”
南宮玦聽了,卻也寸步不讓。
只見他,向太子行了一禮說道:“太子誤會了,三弟並沒有這個意思。不過這打勝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特別是在金沙那個地界,後方供給不上,全靠將士們在石頭縫裡刨食。能夠活命已是不易,這次能平安歸來,也實屬僥倖了。”
南宮紫熙還想再說什麼,只見南宮沐上前說道:“父皇,適才聽三皇兄說起供給。兒臣才想起前幾日,手下抓到一群小賊。他們似乎知道,二皇兄糧草被劫的真相。”
太子聽了,卻不屑的說道:“哪裡有什麼真相?那批糧草不就是二皇弟,自己私自扣下的嗎?”
南宮玦聽了,趕緊上前跪下道:“父皇,兒臣不信二皇兄是這樣的人。請父皇徹查,還二皇兄一個清白。”
南宮沐也跪下請命:“請父皇徹查此案,還二皇兄清白。”
“把人帶上來。”
隨著南宮元柏一聲令下,五個披頭散髮的男人,被帶到殿上。
南宮沐大聲說道:“是誰讓你們劫糧,陷害二皇子的?還不趕緊從實招來。”
只見幾人抬頭看看太師,再看看太子,然後低頭不語。
南宮紫熙一看苗頭不對,於是大聲喝道:“讓你們交代事實,你們看本宮做什麼?”
南宮玦聽了接話道:“太子殿下,這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