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妻妾們廝混。只是程老太太畢竟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於當年年底病逝。三小姐程墨琳在料理完程老太太的後事之後,得到程瑞凱的資助,留洋美國。
龔家也有變化。龔弘文在睡夢中撒手歸西,龔夢舒雖然悲痛,但還是覺得龔弘文如此去了也好,對誰都是一種解脫,尤其是對龔太太伍佩思來說。龔夢舒要將母親接到程家一起住,方便照料。但龔太太伍佩思卻婉拒了,她喜歡清靜慣了,便獨自回到龔家,寧可自己一人過日子,也不願打擾龔夢舒的生活。
龔夢舒於第二年替程瑞凱再添一女。程瑞泰也終於對龔夢舒死了心,林雪嫻在百般努力之後,終究也替程瑞泰生了個女兒。
時光荏苒,歷史的車輪呼嘯著滾滾而過。宅子還是巍峨的宅子,人還是熟悉的人,但心卻變得荒蕪。深宅大院的後花園裡,時常能看到一位清麗的婦人,站在滿園梅花樹下怔怔出神。
“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華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黯凝佇。因念個人痴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多少年少輕狂的夢,總被無情雨打風吹去。龔夢舒站立在微風中,春寒料峭,不勝弱衣,依稀回眸,竟茫然不知何處是歸路。
第五一章 繁華散盡菁華夢(結局)
民國三八年(1949年)夏天,局勢更加動盪不安,前線傳來均是不好的訊息。國民黨軍退江南、退華中、退華南,一退再退,退無可退,到最後“大好河山,幾無立錐之地!”
一個政權由一時強大到迅速崩潰瓦解,猶如一座巨大的建築在瞬間倒塌。
大陸淪陷,整個河山變色。終於最高統帥下了最後的死命令,全線撤離!
那是“逃命”一般的撤離。
南京、上海、廣州、廈門……國內重要城市到處都是心惶惶的人群,飛機場和輪渡碼頭更是人滿為患。軍官、商賈帶著家眷紛紛搶著登上飛機和輪船的最後一張票。整個中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茗城的程家同樣沒能逃得過命運的殘酷洗禮,程瑞凱接到密令,連夜攜帶家眷撤離茗城,遠赴上海的輪渡碼頭,從上海撤離到臺灣。
程家全家要在戰亂中撤離的訊息在程家一放出,頓時上下亂成一團。在程瑞凱的指令下,程家人匆匆忙忙中只帶了些金銀細軟,拋棄了累贅的大物件,輕身上陣,連夜出發。在臨行前,程瑞凱給程家的下人每人發了足夠的薪水,然後將他們一一遣散。
程察仲拄著柺杖,難捨地含淚環顧四周,嘆息道:“若是老祖宗現還安在,肯定要罵我是敗家子兒,家大業大,竟落得了個如此的地步!”
程瑞凱勸慰著父親:“爹,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說不定咱們哪天就回來了呢!”千勸萬勸總算讓程察仲聽從了命令,趕快撤離茗城。
這一夜,除開去留洋的程瑞明、程墨琳之外,程家的主要成員都坐上程瑞凱部隊派的車,遠赴上海,經從上海轉道去臺灣。龔夢舒抱著小女兒寶琴,與程家的女眷們坐了一個車;大兒子寶明則由盧青青帶領,和程瑞凱程瑞泰以及程察仲坐了一個車,因程察仲很寵愛自己的長孫,非要寶明在他身旁不可,而寶明一直都是由盧青青照料,因此盧青青也跟上了程瑞凱的那輛車。
程家人都面帶著愁緒,在車上更是惶惑不安。
忙亂中的龔夢舒坐上車才突然想起自己匆忙離開的訊息還未通知母親伍佩思,連忙急匆匆地要下車回去和母親說一聲,四歲的小女兒寶琴見母親龔夢舒要下車,連忙抱住龔夢舒的腿也鬧著要一起去。
龔夢舒轉頭望向車上的女眷,眼眸中情不自禁地帶了哀求之意,但三姨太彭宛如還是一臉不耐煩,林雪嫻帶著孩子則是一言不發,並不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