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漂亮。朱軾重刊《家訓》,加以評點,序文乃雲:
始吾讀顏侍郎家訓,竊意侍郎復聖裔,於非禮勿視聽言動之義庶有
合,可為後世訓矣,豈惟顏氏寶之已哉。及覽《養生》《歸心》等篇,
又怪二氏樹吾道敵,方攻之不暇,而附會之,侍郎實忝厥祖,欲以垂訓
可乎。
他自己所以&ldo;逐一評校,以滌瑕著微&rdo;,其志甚佳,可是實行不大容易。如
原文雲,&ldo;明非堯舜周孔所及也&rdo;,便批雲,&ldo;忽出悖語,可惜可惜,&rdo;不
知好在何處,由我看去,豈非以百步笑五十步乎?且即就上述序文而言,文
字意思都如此火氣過重,拿去與《家訓》中任何篇比較,優劣可知,只憑二
氏樹吾道敵這種意見,以筆削自任,正是人苦不自知也。我平常不喜歡以名
教聖道壓人的言論,如李慈銘的《越中先賢祠目》中序例八雲:&ldo;王仲任為
越士首出,《論衡》一書,千古談助,而其立名有違名教,故不與&rdo;,這就
是一例,不妨以俞理初所謂可憎一詞加之。《國風》三卷十二期載有《醉餘
隨筆》一卷,系洪允祥先生遺著,其中一則雲:
韓柳並稱而柳較精博,一闢佛,一知佛之不可闢也。李杜並稱而李較空
明,一每飯不忘君,一則篇篇說婦人與酒也,婦人與酒之為好詩料,勝所謂
君者多矣。
這卻說得很有趣,李杜的比較我很贊同,雖然我個人不大喜歡豪放的詩文,
對於太白少有親近之感。柳較精博或者未必,但勝韓總是不錯的,因為他不
講那些聖道,不衛道故不闢佛耳。洪先生是學佛的,故如此立言,雖有小偏,
正如顏君一樣亦是人情所難免,與右傾的道學家之咆哮故自不同。
《家訓》末後《終制》一篇是古今難得的好文章,看徹生死,故其意思
平實,而文詞亦簡要和易,其無甚新奇處正是最不可及處,陶淵明的《自祭
文》與《擬輓歌辭》可與相比,或高曠過之。陶公無論矣,顏君或居其次,
然而第三人卻難找得出了。篇中有云:
四時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親,不忘孝道也。求諸內典則無
益焉,殺生為之,翻增罪累。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及
盡忠信不辱其親,所望於汝也。
朱軾於旁邊大打其槓子,又批雲,&ldo;語及內典,便入邪慝。&rdo;此處我們也用
不著再批,只須把兩者對比了看,自然便知。我買這硃批本差不多全為了那
批語,因為這可以代表道學派的看法,至於要讀《家訓》還是以抱經堂本為
最便利,石印亦佳,只可惜有些小字也描過,以致有誤耳。(廿三年四月)
□1934年
4月
14日刊《大公報》,署名豈明
□收入《夜讀抄》
甲行日注
《甲行日注》八卷,署名木拂纂,原刻在《荊駝逸史》內,民國二年劉
承幹重刊,即《葉天寥年譜》下半部。天寥為明末江南名士,夫婦子女皆能
文,三女小鸞早死最有名,全家著作合為《午夢堂集》十種,葉德輝有重刊
本,又輯刻關於小鸞的文獻為《疏香閣遺錄》四卷,頗便讀者。天寥自著《年
譜》二卷,明亡以後隱於佛門,別為日記即《甲行日注》,起乙酉(一六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