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家不能生錢的,錢從哪裡來呢?
當然是稅,因此稅賦,幾乎是任何形式國家的根本。
正因為收稅乃是根本,那麼作為國家,應當做的該是如何稅賦用在刀刃上,因此才需要審計,需要監督,需要論證,但是……卻絕非是減稅。
劉夢遠呆呆地看著陳凱之,這一次,是他恍惚出神了。
他一開始覺得,陳凱之這是‘奇談怪論’,可細細一思,竟是覺得有些恐懼,因為陳凱之的話,一丁點都沒有錯。
單憑這個回答,足以震驚四座,也足以讓人耳目一新,甚至……這還給人一種切合實際的感覺,這樣一想,竟發現果然那輕稅賦,確實有些不太實際了。
“先生?先生……”
劉夢遠老半天不吭聲,陳凱之心裡苦笑,低聲喚了他幾句。
這一次輪到劉夢遠茫然地回過神來,道:“你……你說什麼?”
陳凱之苦笑道:“先生,學生在問,先生以為如何?”
“啊……”劉夢遠想起來了,方才陳凱之在答題,而自己因為他的題答得太好,就和陳凱之所說的一樣,不自覺的,開始權衡起陳凱之答題的利弊,所以……
他頓時汗顏,凝視了陳凱之老半天,才繃著臉道:“這是你哪裡學來的道理?”
陳凱之總不能說,這是自己上輩子學來的吧,因此他淡淡笑道:“只是學生自己瞎琢磨出來的。”
劉夢遠又懵逼了。
因為這數百年來,大陳朝的大儒們,幾乎是統一的口徑,都是以減賦為主,在天下人的心裡,減賦便是愛民,這幾乎已經形成了定式,根本沒有人會往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上頭去想。
可陳凱之一番話,真是將劉夢遠點醒了啊,他甚至相信,若是陳凱之拿這個去跟別人說,只怕許多人也會點醒。
這……才是經濟之道啊。
經濟之道的本意,就是要切合實際,這數百年來,每一個人都高呼愛民減賦,可事實上,減賦當真對萬民有好處嗎?稅賦越來越少,朝廷所能開拓運河的能力越來越低,官兵的質量越來越差,每一次賑災,都是捉襟見肘,所謂的教化,流於形式,喊得倒是兇得很,可窮苦的人,又有幾個能讀書呢?
越是減賦,結果百姓們,哪裡得到過什麼實際的好處?河堤不修築,一個大水,便是數十上百萬百姓一年的收成毀於一旦,明明只是一河之隔,卻因為不曾修橋鋪路,結果兩岸的百姓,卻不得不繞了數十里的路,才能到達彼岸。
前幾年,山越叛亂,朝廷倉促平叛,可只因為庫中的錢糧不足,竟還要向富戶告借,官兵的武備鬆弛,一場叛亂,足足持續了一年之久,死了多少軍民百姓?
劉夢遠終於深吸一口氣,吐出了一個字:“好。”
他目光炯炯,說了一個好,表達了自己對陳凱之答題的滿意。
接著,似乎他還意猶未盡,又道:“好,好啊。”
又連說兩個好,甚至他心裡認為,單憑這個論點,就足以靠一篇時文,震驚天下了。
呼……他忍不住道:“那麼,又該如何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呢?”
第二百一十五章:冠絕天下(2更求月票)
看著劉夢遠直直地盯著自己,一雙眼眸帶著明顯的期許,陳凱之心裡想笑,宗師這是沒玩沒了了。
他想了一下,便道:“想要徹底杜絕一切鋪張浪費,固然是不可能,可既然如此,朝廷的方向,理應是盡力去做,具體的方法,學生一介書生,哪裡敢大放厥詞?不過想來,朝廷若是順著這個思路,未必沒有解決的辦法。”
陳凱之這算是沒有給出實質的回答,但是劉夢遠卻沒有露出失望,反而頜首點頭。
陳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