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

宋聞賢搖頭道:“在下得中秀才,便出門遊歷,途經河南山東等地,所見都是連年旱澇,一路耕地荒蕪,蒿草人高,農村人家只餘十之六七,少者十之三四,想那朝廷諸公,地方父母,皆是科舉高中之人,卻為何不見孔孟所言之盛世。”

陳新聽他說及敏感言辭,微覺奇怪,按理說這宋聞賢一路表現得頗為圓滑,絲毫不像個交淺言深的人,不由停下來,反問他道:“那宋先生是否覺得孔孟之道無可學之處?”

“倒不盡然,於身或是至理,但卻未必有用於國,現今執異議者也眾,是以我又遊歷泰州,學習陽明心學。”

“那宋先生又有所得?”

“非也,不論理氣之說還是心即理,都不是我要找的,萬千百姓,衣食住行,林林總總,紛紛擾擾,世間永珍是否一個理字道得清,道得清又是否做得來。我或許是天分太低,道不清也做不來。心灰意冷,也不願再去學些道不清的東西,但苦於無錢吃飯,乾脆作了個幕士,這才來了這船上。”

陳新看他流汗太多,遞過剛打來泉水的水壺,一邊說:“這些東西或許只有陽明先生這樣的天才才能明白,宋先生何必執著如此。便如這火銃,我只需提出要求,百步殺人,至於如何鍊鐵鍊鋼、打磨銃管,是工匠的事,我就不需要懂。”…;

宋聞賢猛灌幾口山泉,呵呵笑道:“陳兄總能說出些不同的道理,現今大當家一過,陳兄以後有何打算?”

陳新道:“現在還沒想,等回了天津再看,如果還是走海,到時還要請宋先生多多照看。”

“陳兄弟文武雙全,定非池中之物,他日一飛沖天之時,請陳兄照看才是。為兄有一句話不吐不快,當日上船之前,大當家曾請我考校陳兄,可知我如何跟大當家回話。”

“不知。”

“我對大當家說,陳兄弟確是讀書人,卻未必中過秀才,但為人可靠,心思靈巧,做事沉穩,可堪大任。”

陳新訝然道:“宋先生太誇獎了,但為何說我未必中過秀才?”

“無論陳兄弟有沒有中過秀才,我也當陳兄弟是好友,在此不妨提醒陳兄一二,陳兄雖識得許多字,但以陳兄用筆的手態,不像長期用筆之人,我看大當家也早有所懷疑,後來陳兄與我互道姓名時,未說自己的表字,凡中過功名者,鮮有無字的。”

陳新確實沒想到這些,這便是自己習慣上的硬傷,而宋聞賢專在這個沒有旁人的地方講,可見並無惡意,苦笑著對宋聞賢道:“多謝宋先生提醒,在下身世確有難言處,不便相告,若是還有什麼錯漏,請先生一併指出。”

宋聞賢接著道:“後一日,我與你在艙中點貨時,曾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智’,是我故意說錯的,此語其實應當是‘友直,友諒,友多聞’,出自《論語。季氏篇》,陳兄若是考過秀才定然應當讀過,但陳兄並無詫異之色,由此可見陳兄這秀才。。。”

陳新心中暗暗嘆氣,表字還可以編一個,這些東西就沒辦法了,自己總不能把這時代的科舉教材背下來,看來以後還是不要亂冒充讀書人的好,免得漏洞太多,這段日子相處下來,接連被大當家和宋聞賢識破,也不敢再小看古人。

拱拱手對宋聞賢道:“多謝宋先生了,宋先生對大當家的回話也是用心良苦。日後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只要先生一句話,在下絕不推辭。只是宋先生從上船便對我關照有加,不知在下是如何入了宋先生法眼?”

宋聞賢笑眯眯的,抹一把臉上的汗水:“陳兄弟謙遜好學,善與人相處,才思敏捷,武可上陣殺敵,文可識字算數,或許其他文人眼中都是微末之技,但為兄恰恰認為都是經世致用之學,這個世道,光會吟詩作賦有個屁用,以後若為兄無錢吃飯,來投靠老弟你的時候,還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