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三天,魔都大學綠光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立,楊振宇任基金會的會長,手下都是一些幹事,按照計劃,基金會將要和學生會以及各學生社團進行合作。
與此同時,基金會也要招收幾名老師或者學生,幫忙完成一些工作,獲得的一億三萬萬,其中的三千萬被楊振宇拿來做日常運營資金。
助學基金會的事情在魔都大學掀起了巨大的波瀾,然而也只是限於魔都大學,魔都大學裡臥虎藏龍,大部分都是家庭富裕,即便不富裕,也是吃喝不愁,對這個助學基金會,只是好奇,少有人報名。
倒是議論聲不少,畢竟是綠光的名頭。
不過事無絕對,當助學基金會的詳細內容以及條款在網上公佈出來之後,也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這部分人就是學校裡的窮苦學生。
助學基金會的成立,就在這部分圈子裡掀起了波瀾。
“小慧,看到訊息了麼?”馬玉嬌氣喘吁吁的跑進了宿舍叫道。
“是綠光助學基金會麼?正在看呢。”小慧頭也不回,目光盯著桌上的電腦螢幕,一點點的往下瀏覽。
“你說這上面都是真的麼?”馬玉嬌走過來,趴在她的身上問道。
“應該是真的吧,畢竟是綠光……”小慧心不在焉的說道。
她是大二經管系的學生,家境一般,往常在學校裡也很低調,平日裡都是在學校外面找工作,對綠光助學基金的事情,心裡還有疑慮。(未完待續。)
第八百六十五章 昌省現象
綠光助學基金會,畢竟是和魔都大學合作,所以剛成立,雖然遭到一些質疑,但有學校方面的解釋,也打消了一些的顧慮。
可儘管如此,成立的當天,簽訂合約的人寥寥無幾,就連去辦公室詢問資訊的人,都非常少。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綠光雖然火熱,但自助學基金這方面,還是第一次,這些學生謹慎小心,目前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收入來源,所以暫時都沒有動心。
對此,楊振宇並沒有氣餒,他原本的沒期待,他的目光一直都在兩個月之後的招生上面,和新生簽訂合同,才是最佳的選擇。
與魔都綠光助學基金會不同,在昌省,助學基金會一出來,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申請書雪花般飛進辦公室裡。
星芒科技集團在昌省可謂大名鼎鼎,而綠光公司更是人氣爆棚,昌省大學裡的學生可精明的很,知道這是綠光公司與學校合作的專案後,都爆發了巨大的熱情。
這也是綠光在昌省經營的結果,綠光的影響力逐漸在擴散,讓大家對綠光的信賴程度不斷提高。
而讓這群學生瘋狂的是,助學基金會承諾安排就業,還標明底薪,條件僅僅是完成合約上的內容,這種好事上哪去找啊?
如今大學畢業就是失業,工作根本不好找,何況以他們的學歷,找高薪工作,根本不現實。在昌省,綠光公司的福利是出了名的,別說底薪的問題,只要以後能進入綠光工作,合約上的條款不是問題。
學生們爆發的熱情,是錢瑜始料未及的,辦公室才開通不到三個小時,申請的資料就爆滿,辦公室更被堵的滿滿的。
至於這裡面有多少符合助學條件的,恐怕有三分之一就不錯了,之所以如此,還是為了綠光,他們把助學基金會當做了通往綠光的橋樑,等錢瑜搞清楚這裡面的事情後,也只能無奈苦笑,不得不追加公告,把事情解釋清楚。
事情到這裡還沒有完,昌省大學的事情,在校內網上不斷髮酵,吸引了其他高校的注意,於是兩天後,昌省各大高校,紛紛登門,要和綠光助學基金會合作,搞的錢瑜煩不勝煩。
電視臺都來湊熱鬧,報道了這件事情,在昌省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議論,帶來的變化就是,那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