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用網友的話來說,很網路。
這首歌曲卻是道出了不少人的感受,也同樣的道出了網戀的真諦,是真是假誰去猜?
很多時候,真假或許不是那麼重要,不少人之所以會選擇上網,沉迷網戀,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網路是虛擬的,是真假難辨的,可是他們還是會去,因為,有時候,在現實中,或許有很多話,不敢說,或者無處傾訴,但是網路上卻可以隨意,自由地向陌生人訴說。
或許正是因為真假難猜,所以,才會讓人如此嚮往網戀,因為在那裡可以無拘無束,可以不需要為自己的長相而自卑。
自己享受自己的精彩,這就已經足夠了。
這首歌,在網戀話題爆棚,在一水的批判的聲音之中,悄然走紅,大街小巷裡,很多年輕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兩聲。
在這首歌之後,葉秋也寫了一篇短文,算做是回應。
“網路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這一點無可否認,隨著網路的發展,給了我們很多方便,但是同時也有許多弊端,任何一個東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網路同樣如此,有人說《第一次親密接觸》揭開了網路的面紗,給讀者把網戀形容的異常的美好,卻沒有說出網戀的害處,虛假。”
“我沒想到一部小說會上升到這樣一個高度,愛情是美好的,可是在愛情之中失落的人到處有,因為愛情而受到傷害的人也多不勝數,難倒就因為如此,我們就不需要愛情了嗎?”
“有人說,《第一次親密接觸》給了人們一個假象,那就是網戀很美好,卻沒有告訴人們,網戀的危害,我覺得很好笑,很荒唐,這個世界有黑有白,有美好也有醜陋,任何東西都是兩面性的,難道展現美好的一面是錯的,反而把最醜惡的一面展現出來才是對的嗎?”
關於網戀的話題,批判的人依然在批判,反對的人依然在反對,可是誰也無法阻擋,網戀成為一種流行。
關於《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否應該被封禁的話題卻消失了。
痞子蔡和輕舞飛揚成為了被使用最多的暱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憧憬,憧憬能夠遇到自己生命中的痞子蔡,和輕舞飛揚。
當《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大結局出來之後。
無數人為之落淚,無數人為之哽咽。
如果我還有一天壽命,那天我要做你女友。
我還有一天的命嗎?沒有。
所以,很可惜。我今生仍然不是你女友。
如果我有翅膀,我要從天堂飛下來看你。
我有翅膀嗎?沒有。
所以,很遺憾。我從此無法再看到你。
如果把整個浴缸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焰。
整個浴缸的水全部倒得出嗎?可以。
所以,是的。我愛你。
《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此畫上了句號,賺足了眼球,賺足了淚水,賺足了話題,無論你認不認可這部作品,但是這部小說的出現,帶來的影響力,卻是沒有人可以否認的。
《九州都市報》在最後一期大結局的時候,用整個版面做了一個關於網戀,關於《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專題。
“無論你是否認同,但是卻都無法阻擋,網戀的時代就此來臨了。”
qq一騎絕塵,一部小說,一首歌,又一次創造了奇蹟,而這個奇蹟的締造者,同樣是那個叫葉秋的人。
如果說,1999年的葉秋,憑藉著幾個有意思的廣告創意,還有些小打小鬧的話,那麼2000年開始,無論是腦黃金廣告帶來的銷售奇蹟,還是創意傳媒的一鳴驚人,亦或者是,qq的乍然崛起,都是絕對的大手筆。
隨著葉秋的名聲鵲起,廣告邀約如雪片般地飄來,這些都並不出乎葉秋的意料,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