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馬斯?薩茨(Thomas Szasz),作為精神疾病根據的那些症狀只是一些醫學標籤,用於標定那些違反了社會規範的不正常的人,做出專業干預。
3、歷史的視角
癔症——一種以癱瘓或疼痛、眩暈、失明等一組症狀為特徵的疾患。
在18世紀的下半葉,人們開始把心理問題看做是一種疾病。
菲利普?皮奈爾(Philippe Pinel),最早試圖建立一個心理疾病分類系統。根據觀察到症狀的發生模式、障礙起始階段的客觀環境、障礙的自然程序,以及障礙對治療的反應這幾項可以對障礙進行分類。這樣的分類系統參照博物學家的生物分類系統制定,旨在幫助臨床工作者更容易地識別一般障礙。
1896年,德國的精神科醫生克雷丕林(Emil Kraepelin)開創了第一個真正全面的精神疾病分類系統。
4、心理病理的病原學
病原學(etiology)是指引發或促成心理和醫學問題的形成的因素。
(1)生物學取向
生物學研究者和臨床工作者常常研究腦內結構異常、生化過程,以及基因影響。
(2)心理學取向
強調心理學或社會學因素在心理病理發生中的起因性作用。
心理動力學模型:許多心理障礙,純粹是所有人都會經歷的“正常”的精神衝突和自我防衛過程的延伸。早期童年經歷既塑造了正常的行為,也塑造了不正常的行為。
行為通常由人們意識不到的那些驅力和願望所驅動。心理病理症狀的根源在無意識衝突和觀念中。這些精神衝突的大部分是由於本我那種非理性的尋求快樂的衝動與超我強加給人的內化的社會限制的爭鬥所造成的。自我通常是這場爭鬥的仲裁者;但是它執行此功能的能力可能由於童年期的異常發展而被削弱。個體嘗試用諸如壓抑和否認等防禦機制,逃避由於動機衝突引起的痛苦和焦慮。防禦可以被過度使用,以致歪曲現實或導致個人挫敗的行為。而個體可能把大量的精神能量用於防禦焦慮和衝突,以至於所剩的能量過少,而無法提供個體一個有效率和滿意的生活。
行為主義模型:變態的行為與健康的行為與透過同樣的方式獲得的——即學習和強化。
心理障礙的症狀出現是因為個體學會了自我挫敗的或無效的行為方式。依賴經典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模型以瞭解那些可能導致不適應行為的過程。
認知模型:心理障礙的起源不是總能從客觀現實的刺激情境、強化和外顯的反應中發現,同樣重要的是,人們如何感知或思考他們自己以及他們與別人和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心理問題是對現實情境的歪曲感知、錯誤推理,以及不良的問題解決。
社會文化模型:某種特定型別的行為引起個人的適應問題的界限部分取決於這種行為在這個文化背景下如何被看待。
精神疾病被看做是生物學和心理學因素的複雜互動作用的產物。
二、心理障礙的分類
心理診斷(psychological diagnosis)是透過把觀察到的行為模式歸類到公認的確認系統中去,而對異常行為做出標記。
1、分類的目的
一種效用最大的分類系統應當具有以下三種益處:
* 通用的簡略語言
* 病原學的理解
* 治療計劃
2、DSM…IV…TR
在美國,最廣為接受的分類模式DSM…IV…TR。
DSM…V…TR強調症狀模式以及病理的描述。DSM…IV…TR採用了不同的維度,或稱為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