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輜重車鋪開陣法。

蕭隆圖看到有眾多弓弩等在前面,催動一百鐵騎前行到距顧惜朝這邊一里地時,驟然停了下來。

他前次吃過弓弩的虧,這次小心謹慎,不敢立即上前,只盼著大雨浸溼弓弦,而後再待發動。

顧惜朝用弓弩的威勢贏得了時間,利用這些時間,推動輜重車的官兵們已按命令將“卻月陣”佈置妥當。

這“卻月陣”變化精妙,著重的是險和奇,正是步兵對付騎兵的妙陣。

輜重車列陣如缺月,前面凸出,中央離陣中心百餘步,兩端向內彎曲。

並在每輛車上配有弓弩,還攜帶了標槍。

騎兵一旦進入陣內,輜重車的位置擺放恰當、間隔精妙,著實困住馬匹的步伐。

若要繞過車輛,則需小心謹慎,輕蹄慢步,束手束腳,失了騎兵衝鋒的長處;

倘若硬衝硬撞,則馬翻人仰,必被陣邊的官兵所傷。

南晉劉裕曾用“卻月陣”以兩千七百晉軍步兵大敗三萬魏軍騎兵,成為以絕少人數步兵制服絕多人數騎兵的一個成功戰例。

見蕭隆圖止兵不前,顧惜朝發令:“收!”

原來擺出迎敵姿態的弓弩兵們也都進入陣內,將弓弩置於輜重車裡以防雨水。

發現弓弩已撤入車中避雨,蕭隆圖知道對方是怕弓弦浸水,所以收了起來,要等他的騎兵上前才取出再次使用。他當然不能讓顧惜朝的如意算盤得逞,手一揮,三十鐵騎隨即而出,虎視眈眈,向前壓進。

眼見這三十騎到了離“卻月陣”約半里處,剛剛進入強弩射程範圍內,顧惜朝只好命令再取出弓弩待發。那三十騎見狀就掉轉馬頭,瞬間向已方陣營撤去。

如次反覆相持,一旦這邊撤了弓弩,蕭隆圖那邊就支三十鐵騎靠近;一架上弓弩,他們就撤退。

他的用意十分明顯,就是要讓弓弦盡被淋溼;威力大減後再發動全盤進攻。

大雨一直傾盆,蕭隆圖心中暗想:老天都要助我殺了這金國來使,踏平這背信棄義的宋朝軍隊!

此刻他豪情萬丈,仰天長笑,落入口中的雨水也如烈酒般香醇。

身邊的蕭致遠道:“大哥為何這般高興?說出來也讓兄弟一起快活快活。”

蕭隆圖道:“遼宋百年前結下‘檀淵之盟’後,邊境雖有區域性戰爭,但卻以和為主,並無大礙。誰料今日宋朝居然想私下與金國結盟,圖謀不詭,必遭天遣!”

他拍了拍蕭致遠的背,接著道:“上次我等未能完成大王交待的使命,著實是因為沒有料到他們弓弩的厲害。你瞧,今日有大雨相助,他們弓弩的威力發揮不出,我們殺金使、為兄弟們報仇的時刻到了!”

一個時辰後大雨依舊,蕭隆圖覺得這弓弦被淋得也差不多了,又看了看對面奇怪的陣型排列,心中不解:難道宋朝人手不夠還需要拿車輛充數?

他不再遲疑,派出十騎鐵騎盡直衝向顧惜朝的陣營,速度越來越快,再不似以前佯攻的姿態。

張俊估計對方已漸入射程,手指搬動懸刀,指間弩箭離弦而出,其他射手都將注意力放在張俊身上,等待指令。

此箭的作用是試探距離,射出後,若發現敵人已進入或者將要進入射程內,張俊就會指揮弓弩全員齊發。

但是,雨水對弓弩的影響的確頗大,果然,這箭射出後不但力道變弱、速度變慢,而且僅落於二百米內,達不到正常時的射程了。

張俊這一箭剛射出時,那十騎鐵騎上的人還略吃了一驚。

但看到來箭居然都未捱上已方三米之內,便信心大增,更加快了衝鋒的速度。

那一箭過後,張俊便估計到了真實的射程,稍後,一聲令下,一輪箭矢便在大雨的掩護下噌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