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回事,但仔細一想,卻完全不對勁了。
什麼叫他還年幼,什麼叫綿延賡續之事不用他操心,這不是明擺著在說,他之所以遲遲未娶妻納妾,不是他不想,是康熙和太皇太后故意卡著他嗎?
還說他為了納妃之事頂撞,好似是他急著娶親他們不讓一樣!
這話要是傳出去,必定會叫天下誤會,屆時康熙以親事打壓太子的傳言必定漫天,而將來若是他真能與石英兒結成連理,石英兒的與眾不同也會被誤解成康熙故意選擇這樣的太子妃來影響他的後嗣,落在後人史書之上,便是康熙忌憚太子的鐵證。
明明是他的固執和不馴,為什麼不說明白是他的問題,而要康熙為他來背鍋呢?!
胤礽不願意,他奮力的推開胤褆,就想站起來跟康熙說清楚,然而跪了許久的腿早已麻木,用力之下,只是撲倒在地上。
等他被人扶起來的時候,乾清宮的大門已然緊閉。
“太子爺,皇上也是疼愛您,您就接旨吧。”
梁九功苦著臉勸道。
胤褆也勸道:“如今汗阿瑪聖旨已下,此事便算是有了定論,你好好回去閉門思過便是了,不要再鬧出旁的事,讓汗阿瑪也不好收場。”
“可是你明知道我——”
胤礽話說了一半,便被胤禛打斷了。
“太子哥哥,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汗阿瑪金口玉言,便是定論。”
胤禛正色道,“汗阿瑪既要遂了你的心意,那你就謝恩吧,別辜負了汗阿瑪的疼愛。”
胤礽神色複雜的看向胤禛:“你當真知道今日之事的真相?”
“我不知道,”
胤禛坦然道,“但我知道汗阿瑪最疼愛太子哥哥,而太子哥哥也最孝順,所以你們定然有你們的默契,我不需要知道其中真相,我只知道,汗阿瑪定然是為了你好的。”
是啊,康熙自然是全為了他好的。
寧可自己擔上後世惡名,寧可將他推到一個被人同情的位置上,也不讓他承擔執拗的代價。
“太子哥哥,早點回去吧,”
胤禛上前跟胤褆一起將胤礽攙扶起來,“你看,小七都腿疼了,你再跪下去,明兒定然是無法下地了。”
胤褆看向乾清宮緊閉的大門,突然覺得自己今日的所作所為十分可笑。
他以為自己夠有擔當,想要什麼就直接去要,有什麼後果也願意承擔,可到最後,他的所做所為卻是由太皇太后和康熙來幫他背鍋。
他們這般輕易的就同意了他的任性,將他摘得乾乾淨淨的,叫他情何以堪!
回到乾安宮後,胤礽將所有人都趕了出去,一個人縮在角落裡發呆。
這些年來的意氣風發讓他早已忘記了失敗的滋味,他以為自己已經有能力掌控一切,可到頭來,卻又是如此的無力。
他親口許下承諾的姑娘,因為他的自以為是不曾用心,被耗盡了熱情,在他終於明白了喜歡一個人該去做些什麼的時候,她卻歸還了信物,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