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功課,一直在純親王府上忙活,終於送走了隆禧,回宮第一件事就是去乾清宮找胤礽。
然而他卻撲了個空,因為胤礽這段時間一直賴在慈寧宮裡。
隆禧的驟然離世讓胤礽意識到身邊的親人,特別是年紀大的太皇太后,並不能陪他許多年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至苦,與其到時候再後悔,不如趁著現在有機會,多多陪伴。
太皇太后自然是樂意的,甚至叫人將胤礽之前住過的那個暖閣給收拾了出來,讓他晚上不想動的時候也能有個住處。
胤褆尋過來的時候,胤礽正在幫太皇太后抄一卷大字的經文。
太皇太后原是不怎麼信佛的,可隆禧去後,她卻是開始每日唸經,只是她年紀大了,眼睛花了,小字是完全看不清了,正好胤礽也要練字,她便叫胤礽用大字抄寫佛經給她看。
胤礽寫的是王掞的隸書,他現在結構已經練得很好,只是力度上還是差了些。
“我天天起早貪黑的在外面勞累,你倒是清閒的很啊!”
胤褆給太皇太后請了安,便湊過來看胤礽在寫什麼,“王掞現在改教佛經了?”
胤礽將筆放下,阻止哥哥給無辜的師傅扣罪名:“王師傅最近開始講《春秋》了。”
還在讀《中庸》的胤褆:……
為什麼弟弟的進度會這麼快?
簡直是令人髮指!
其實說起來也並不是胤礽進度快,而是張廷玉的進度太快了。
胤礽就是個旁聽生,只聽其意,並不背誦,但張廷玉卻是邊學邊背,進度驚人不說,還能自己融匯貫通。
學霸的世界胤礽也不太懂,覺得十分敬畏。
只能說,不愧是張廷玉。
別看張廷玉憑一己之力拔高了胤礽班的進度,但實際上拖後腿的大有人在。
察岱跟胤褆一樣學到了《中庸》,而另外兩個來自親王家的小子,卻一個比一個迷糊。
巴爾圖終於不孤單了,有了新的小夥伴陪他一起氣師傅,兩個小祖宗給王掞急的直撓頭,原本就不怎麼充裕的頭髮愈發的單薄了,這麼下去,總有一天王掞會被別人懷疑出家了的。
“來都來了,你也抄一張吧。”
胤礽看看尚未抄完的厚厚佛經,決定拉哥哥一起幹活,“寫大字,橫平豎直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什麼字的那一種。”
這話必須得說清楚,不然他哥寫著寫著就能原地表演創造一種新字型。
胤褆:……救命!
然而始作俑者太皇太后肯定是不會救他,只是笑眯眯的看著一個曾孫欺負另一個曾孫,手裡的佛珠都轉得更歡快了。
康熙過來的時候,就看到兩兒子並排坐在一起寫大字,只不過一個神色認真,一個生無可戀。
“呦,今兒太陽打西邊出來的?”
康熙驚訝的挑眉,“我沒看錯吧?他倆竟然也有願意寫功課的一天?”
太皇太后笑眯眯:“別胡說,咱們太子和大阿哥都乖著呢。”
“是嘛,那我來看看他們的字如何了。”
康熙大步上前,先去看胤礽的。
胤礽這一手隸書中規中矩,不算出色,但以他的年紀能做到一整張紙上的字都結構統一,整整齊齊的,也算是難得。
“保成的結構不錯,力道還是差點,明兒朕給你找幾支重一點的筆,多用用就有勁兒了。”
康熙再去看胤褆的,一開始幾個字還規規矩矩,越往後,就越看不出他寫得是什麼字型,到最後幾個,已經有一種放飛自我的野性美了。
康熙:“……張英開始教你草書了?”
胤礽:噗。
他就說吧,他哥絕對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