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部分

全委員會的成員,同時呢,還披了一件加拿大商人的外衣,有比爾施泰因牽線,這小子要在安全域性內謀一個職位實在是太容易了,就這樣,一個雪亮的匕,就被巴蘭尼科夫自己插在了背後。

可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強勢力量的介入,在如今的莫斯科政壇體系內,貪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魯茨科伊一次性向監察部門提交了十幾箱的檢舉材料,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了?所以,對於契卡俱樂部來說,僅僅給安全域性內安插一把匕,捉住巴蘭尼科夫的大把罪證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必須要找一個契機,找一個能夠令克里姆林宮不得不捨棄巴蘭尼科夫的契機。

如今看來,在當初策劃這個計劃的時候,葉列娜便已經把“契機”選好了,她看到了白宮與克里姆林宮之間存在的危機,因此,早早給契卡俱樂部做好了安排:當白宮與克里姆林宮之間出現矛盾危機的時候,白宮註定將處在弱勢地位,如果蓋達爾打算自保,他就必須做好兩件事,第一,削弱克里姆林宮的勢力,第二,尋找潛在的合作。

在第一點上,要想最大限度上削弱克里姆林宮的勢力,一個最好的選擇,就是打掉克里姆林宮所操縱的安全域性、內務部,所以,當白宮出現危機的時候,蓋達爾將很願意接受契卡俱樂部的合作條件,利用他們提供的鐵一般的罪證,一舉拿掉巴蘭尼科夫與杜納耶夫。這樣一來,克里姆林宮失去了對安全域性、內務部的控制,也就等於是在與代表會議的爭鬥中處在了絕對的弱勢地位,為了穩住局面,他們將不得不依賴白宮,從而也解除了蓋達爾所面臨的危機。毫不客氣的說,這就是一條圍魏救趙之計。

………【第五八零章 大樹小樹】………

而在第二點上呢,由於莫斯科現今的權力鬥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各個勢力方的結合也較為穩固了,所以,本身不具備優勢的白宮,很難在弱勢的情況下尋找到最好的合作方。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突然殺出來的契卡俱樂部,自然不難為蓋達爾所接受。

兩點考慮放到一起生作用,其最終的結果,便是催了整個連環計劃的順利運轉。

不過除了這些之外,郭守雲還想到了一點,那就是為什麼葉列娜會主動選擇來投靠自己,對此,他有一個比較大膽的猜測:這女人此前對自己說了謊,她之所以來投靠自己,並非完全為了報復除巴蘭尼科夫之外的另兩位仇家,她考慮更多的,恐怕還是為了保證這一計劃的順利實施。

為什麼這麼說呢?道理很簡單。

在莫斯科的權力結構上,克里姆林宮早就與列寧格勒派系有了勾結,而以維克托這些老傢伙的智慧,當白宮與克里姆林宮出現對峙的時候,他們率先想到的,應該就是保住巴蘭尼科夫與杜納耶夫,從而維繫住莫斯科的權力平衡。^^^^

同時呢,列寧格勒派系在莫斯科的影響力很小,無論是索布恰克還是維克托,他們都對莫斯科局勢的走向形成不了太大的影響力,因此,當莫斯科出問題的時候,他們先想到的,肯定是利用遠東,利用郭氏集團出面。聯合霍多爾科夫斯基、維諾格拉多夫,以三巨頭強勢介入的手段,力挺克里姆林宮,從而化解這一場危機。

以葉列娜地精明,她不可能考慮不到這一點,因此,為了防止這種局面的出現,她來了遠東,加入了郭氏集團,併力導遠東朝獨立的方向展。最終,導致了遠東與列寧格勒的分離。

這個女人的腦子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上的,如果這種猜測是正確的,那麼毫無疑問,她這條連環計,等於是把如今聯邦國內方方面面的勢力存在全都算計進去了,誰都沒能跑得了,都被她拿去當做復仇工具了。她這連環計現在看來似乎沒有太高明的地方。可換個角度,把時間推到幾個月前,又有幾個人能構思地這麼細密?

那麼回過頭來說,郭守雲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