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待會兒裝修的人到了,叫他們給我打電話啊,我出去轉轉,順便叫財務跟我一起到銀行去轉款。”
他一口氣就交了半年的,也不怕自己這官當不當得了這麼久!
結果鎮上居然只有兩家銀行儲蓄所,嘰嘰歪歪的也很好奇他轉賬幾萬塊做什麼,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鎮上可是很少有這樣大筆資金流動的,石澗仁就好奇了:“那邊辦公樓的不是花了幾百萬麼,你們不也經手了這麼大的款項麼?”
誰知道那兩三個銀行職員和百貨公司財務一起笑:“那都是書記和建築公司老闆之間的事情,關我們銀行什麼相干?”
石澗仁覺得自己像個街頭微服私訪的包青天了:“這麼大的款項不經過銀行流水賬目?不可能吧?”
看來這屁大點鎮上一點都沒秘密:“四百八十多萬的建築款項,市裡面只撥了五十萬,自籌資金說是兩百多萬,這鎮政府自己能搗鼓出來兩百多萬家底兒?誰信吶,而且為什麼一定要超標這麼多,還不就是為了湯濃了才好渾水摸魚啊!”
石澗仁簡直恍然大悟:“可這些領導不是已經都下課了麼?”
財務人員們口無遮攔:“好處撈夠了當然要跑咯,等著看吧!差了一屁股的賬,兩三百萬資金之外不是還有那麼大的缺口麼,那些建築公司、傢俱公司、水泥河沙的老闆都會來要賬的,他們該給的都給了,現在當然要連本帶利的收回去啊!”
石澗仁有些啼笑皆非的辦完手續出來,走到街面正好能遠遠看見那山頭的豪華辦公樓,不是驚訝這背後骯髒的交易和貪慾,而是好笑這些齷齪其實一直都在老百姓的眼底演出鬧劇,還掩耳盜鈴的以為自己做得有多麼冠冕堂皇,不過是給民怨添上一勺油而已。
造成這一切的是什麼呢?
隨口抨擊這是體制的問題,那就是偷懶,只有帶著預設立場,才會不假思索的做出這種違心的論斷,試問又有哪種體制能隔絕人性的貪慾呢?
但如果事事都要求官員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那又是另一種掩耳盜鈴,說明制度上還是有缺失的,如果自己來管理,那應該怎麼著手呢?
好像幾年前石澗仁想這些事情顯得是那麼可笑,但現在居然就變成了現實!
不得不說,這現實世界還真特麼的奇幻!
帶著這樣的思索,石澗仁在風土鎮街道上走了兩個來回,這是個典型的過路街道,而且是最近幾年形成新街道。
準確的說,這裡應該叫做風土場,場就是趕場趕圩的集散地,江州一帶很多自然形成的鄉鎮在當地人口中都叫場,與其說這裡是鎮政府所在地,不如說是先有老百姓趕場形成了這個點,然後才有鎮政府落腳這個地方,結果現在氣勢磅礴的鎮政府反而喧賓奪主了。
以前在電視臺的時候,石澗仁不也開著那小越野車到周邊每個鄉鎮都去走了一趟麼,只是那時候關注的是廣電系統工作,順帶看了看鄉土民情,今天站的角度不同,立刻就有完全不一樣的觀感了。
從主政者的角度看待這個鎮,起碼石澗仁這樣的心態,就覺得這裡一草一木都得是自己要珍惜善待的。
試問那種只想把這裡刮地三尺的官員,能把這裡經營好才怪了!
所以搖著頭的石澗仁正在穿過鎮旁邊小河溝上的步行橋到另一邊,打算去看看對面的學校和老街道,蔣道才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辦公場地租下來沒有?如果搞定的話,我現在就安排工作人員開始搬家了!”
有這麼急?!(未完待續。。)
949、一街一景皆世界
原以為在條件優越的新辦公樓裡上班,那些公務員怎麼應該是搬遷辦公室的阻力吧,沒想到蔣道才召集大家一開口,三十來名員工有一大半就立刻舉手同意了!
不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