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振,慨歌而行。三日後,大軍到達城下,趙檉擺開儀仗,開路的軍士打起大旗,分別寫著,大宋燕親王、太保開府儀同三司、保德節度使、上柱國將軍、西北諸路經略安撫副使、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後邊幾十把軍號同時吹響,兩邊護衛抽刀在手,杏黃帥旗下趙檉頭戴金冠,身著蟒袍騎馬而立,太原城中大小官員列隊相迎,將上官迎入城中。

......

自古以來,太原就有“龍城”之譽,從周成王、趙簡子、劉恆,到高歡、高洋、李淵、李世民,再到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等,太原在皇朝的更迭中興衰。直到趙匡胤建立宋朝,艱苦的城池保衛戰激怒了趙氏兄弟,於是在三次征討後,攻下晉陽城大火焚燒、引晉、汾、水淹,徹底摧毀了晉陽城。

有意思的是太原雖被趙光義毀掉,但由於太原既是北方重鎮,又是中原北門,其地理位置、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其地位並沒有被撼動。遼國此時正虎視眈眈窺視新生的大宋朝,山西還得有人防守,於是趙光義任命潘美為山西北部軍區司令,楊業為副司令,可是太原城沒了,兩位司令任職去哪成了問題。好在太原附近還留下了個小寨子,叫三交寨,潘美的官銜就成了‘三交都部署’,楊業成了‘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成了中國歷史上官職名稱小而權力最大的職稱!

趙光義毀滅晉陽城後,為了炫耀他平北漢,毀晉陽的功績,把他指揮作戰是駐紮過的崇聖寺改為統平寺,修築了平晉城,但晉陽百姓都不敢去那裡居住,許多無家可歸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逃到唐明鎮和三交村落戶,趙光義便命潘美,在唐明鎮的基礎上重建太原城,而唐明鎮當時是一條僅有一條街的小村莊。而新建的太原城也只是一座城牆沒有包磚的土城,周十一里二百七十步,城池不大,分內城和外城,兩城四門各不相對,趙光義唯恐龍城再出真龍天子,與他爭奪天下,因此城中街道不修十字街,只修丁字街,他認為‘丁字街就和大鐵釘一樣,這樣可以釘破龍脈。’

宋朝政fǔ允許沿邊的商民與遼人做生意,並設定了多處榷場,以此同時北部邊塞由於戰爭頻繁和防止契丹入侵,在北部集結了大規模的軍隊,各種日用品需求膨脹。為滿足龐大的邊防軍需供應,實行茶、鹽鈔制度,以利益激勵輸邊。而太原城不但正處於南北交通要衝上,且處於華北平原通往西南的‘川陝通道上’,是西北、西南地區通往河北,京師的必經之路,交通的便利,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使太原成為宋朝北部的重要商業都會,各種商品的中轉樞紐。

經過七八十年的發展,太原又煥發出勃勃生機,便有了“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讚語。到崇寧年間太原改建制為大督府,轄十縣,有戶十五萬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萬一千七百六十八,這個時期成為太原新城建成後的又一個興旺期。

趙檉一行人自南入城,太原城經過發展,原來的城區顯得日益狹小,又擴建了東關、南關、北關三個副城,穿過南關進開遠門,經過州城,進入了州城之內西北的子城。趙檉騎在馬上四顧,馬上就要過年,太原雖地處邊陲,但是繁華不下京城,也是到處張燈結綵,商賈雲集。子城門外也仿照京城中紮了鰲山,雖不如宣德門外的高大壯觀,卻也華美壯觀。

子城是城中之城,差不多佔了整個州城的四分之一,這裡主要是各司官衙、糧倉、兵器庫、監獄、草料場以及河東駐軍的營房,街巷規整,秩序井然。全城南北距離不到三里,行不過片刻便到了宣召廳,這裡便是經略安撫使的官衙兼駐地,東側便是軍營,自有人引領王爺的親軍入內,趙檉只帶著親衛隊和一眾幕僚進駐。

......

太原知府王革滿臉堆笑,心中卻五味雜陳,這小子大家可能還有印象,就是朱勔的門生,敢於關開封城門大搜,喜歡‘獄空’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