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加上入關近十年,大部份都遷到了關內,留在關外的只是少數,而大多都集中在遼寧省地區內居,而住在黑龍江北部一帶地區的,更是少之又少,讓他們結團練兵,給他們一些火槍火炮,也翻不了天。而且既然是中華帝國統治了東北,遲晚都會招滿人入伍參軍,而少量的滿人入伍,是不可能改變中華軍的性質,因此沒必要搞什麼民族岐視政策。再者說給民兵裝配火槍火炮,但彈藥都必須靠政府供應,也加強了民兵對政府的依賴性,還有利於帝國對東北邊區的控制。
因此最後眾人商議決定,首先要求瀋陽軍區加強在黑龍江、吉林北部的駐軍,分別設立黑龍江軍分割槽、吉林軍分割槽。對於來犯的俄軍,堅決打擊,絕不客氣,並且適合主動出擊,搗毀其在東北邊境地區建立的城寨,將其完全逐出中國境內。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越境進入俄國領土,去打擊俄軍,使其不能在中國東北邊境立足。首先當然是要奪回雅克薩城和呼瑪城堡。
其實這時中俄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分定邊境線,因此像外興安嶺、大興安山、尼布楚、東西伯利亞等地區,也都很難界定屬於那一方,雖然中國在元朝的時候確實統治過這些地方,但元朝本身的時間也並不足百年,而且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力也有限,在明朝時候已不屬於中國,因此在另一時空裡的清廷,也從未對這些地區進行過實質的統治,因此清廷在[尼布楚條約]中就毫不可惜的放棄了呼倫貝爾湖以東,大興安嶺以外的廣大地區。現在實際是誰先佔領就歸誰,商毅當然也不會客氣。
同時會議也確定在黑龍江、吉林邊境地區的各部落村莊,訓練民兵,結團自保。
民兵編制:各村民兵以連為單位,每連三百人,設連長一名,一村人數不夠,側由數村合併,每個連隊配火槍三百支,小型火炮九門,以四連為一營,設營長一名;四營為一團;設團長一名。中華軍派遣教官駐守村落,對村民進行訓練,平時務農,在農閒時訓練,一但再有俄兵入侵,一村防守,附近各村救援。等待中華軍的大隊人馬趕到。
當然現在商毅和眾人雖然己經商定好了這些計劃,但從手續上來說,需要內閣和**部正式下文,才能夠生效執行,而且情況過於複雜,而飛鴿傳書能夠攜帶的內容量有限,因此也能用八百里加急傳回到南京,再透過內閣、**部正式下文到北京來。
處理完了這兩件事情之後,蒙古各盟旗也已經歸服了,因此這裡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各旗的旗主也都向商毅告辭,要返回各旗中去了。商毅也決定,中華軍的各部也將在第二天撤離長城,李定國返回甘肅,成進和堵胤錫返回北京,而商毅側取道山西,經由河南、瑚北地區,返回南京。只留下在居庸關的駐守部隊。
而就在當天晚上,北京地區下起了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夜。第二天清晨,雪勢雖然小了許多,但依然還是紛紛灑灑,滿天飛絮,而這時山川、長城、樹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中華軍計程車兵大多都來自南方,少有見過這麼大的雪,因此都覺得十分新奇,也都紛紛出營駐足觀看。不過這次行程準備得到是十分充份,士兵們都帶了棉衣斗笠,雖然雪尚未停;地面又己積雪但行程已經安排好了;因此各部隊仍然是要啟程出發;只是在出發之前,做好一些保護措秩,給戰馬的馬蹄包上乾草,給大車的車輪也要套上鐵鏈,以防止雪地路滑。
當然要做好這些事情也需要耽誤一些時間。因此商毅也和眾官員們一邊等候,一邊又登上長城,觀看雪景。雪中的長城,自然是另有一番景緻,雖然這一次北京之行,沒能看到西山霽雪的景緻,但現在看到長城風雪,也算是不虛此行。
在眾官員也都帶了各種皮毛的大氅,葉瑤瑱、亞莉桑德拉、紫玲瓏都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