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公司選擇專案一樣,劇本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像是導演和製片人是誰,考慮序列都要排在劇本前面。
打拼到現在,馬修對好萊塢已經有了很深的瞭解,比如說美劇的拍攝製作當中,劇本是關鍵,編劇的權力相當大,甚至出現過主演得罪編劇,角色直接被編劇寫死,從而導致主演不得不出局的情況。
但在電影製作當中,導演和製片人的重要性遠遠大於編劇,編劇往往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位置。
有一點很有意思,製作人聯盟與好萊塢各大工會簽訂的硬性分成協議,年限都是一樣的,也就是編劇工會與製作人聯盟的協議到期時,像演員工會與導演工會的協議也會到期。
每次協議到期,都是好萊塢最為動盪的時刻,各大工會想要爭取更多的收益,代表資方利益的製作人聯盟當然不會同意。
於是,工會開始醞釀罷工,但演員工會和導演工會的罷工不會爆發,因為不等罷工爆發,資方就會表現出足夠的誠意。
真正鬧出罷工的,往往都是編劇工會,編劇們的要求總是得不到資方的重視,談判總會陷入僵局。
編劇們想要演員和導演類似的協議,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在資方的眼裡,遠沒有後兩者重要。
獨立電影圈子怎麼樣,馬修不是很清楚,但主流商業電影的製作,往往是先有製作人和專案,然後招募編劇編寫劇本,像《史密斯夫婦》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阿齊瓦…高斯曼這位一線製作人,頂峰娛樂會理睬西蒙…金伯格?
馬修去年的時候看過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和《終結者2》的劇本,只看劇本的話,真的是很普通平常,《終結者2》還稍微好點,《泰坦尼克號》簡直就是爛俗到家的窮小子和富家女的狗血愛情。
電影編劇們總是吵著要超過演員,拿到等同於導演的權力和地位,但在現今這個好萊塢,他們的要求太不切實際,好萊塢根本不需要編劇們放飛思想,搞出驚掉一地眼球的創意,好萊塢的主流商業電影,乃至頒獎季的絕大部分衝獎電影,必須符合傳統的流水線般的三段式結構。
想要打破這些的編劇,要麼自己投資,要麼收拾鋪蓋走人。
話說回來,每年都真正被觀眾接受,票房大賣或者頒獎季大獲豐收的影片,往往也是典型的三段式結構的電影。
好萊塢是一個商業圈子,市場決定了供給。
絕大多數時候,好萊塢主流大製作的劇本也不是一個人的作品,往往是團隊合作的產物,幾名編劇合寫是常態,每個主編劇後面往往還會有更加細分的小編劇,不過這些人無法拿到署名權,從影片的演職人員名單當中,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
這種流水線式生產劇本的模式,肯定存在弊端,但也有好處。
任何一個編劇,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一方面,《加勒比海盜》就有一個龐大的編劇團隊,有人專門負責寫英式對話,有人專門寫動作戲,有人提供搞笑的段子,還有人寫加勒比海上行船等等。
每一個編劇,在統一的風格和模板下,所寫的都是自己擅長的東西,或許未必非常專業,但出現在電影裡面,最起碼像是那麼回事。
這在《加勒比海盜》上面體現的還不是特別明顯,涉及到專業化的電影,比如橄欖球、醫療、反恐或者律師等戲份裡面,類似這種分工合作的模式,能讓影片內容避免極其尷尬的業餘等情況。
如果連影片反應的職業的最基本情況都出錯,這種影片成功的機率可想而知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劇本都會這樣。
還有些劇組和編劇,遇到這種涉及專業的情況,會用一種極其偷懶的辦法來解決專業不夠,感情戲來湊。
於是,有些電影或者劇集當中,就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