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鵬飛暗罵了一句:「他媽的,我真有可能陰溝裡翻了船。」
侯大利與老譚諸人關係很不錯,詳細講了自己的想法以後,道:「如果真有兩個兇手,那麼在第一次找到兇器的地點附近,應該還有一處痕跡,在這處痕跡附近很可能有兇手的腳印。也就是說,第一次找到兇器的地點,實際上是第四刀兇手丟棄兇器的地點。」
小林接受任務,拿著上一次的勘查記錄,小心翼翼地走下公路。
張國強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若是真如侯大利的判斷,吳煜案就會出現大轉折,自己也就犯了大錯。
小林來到發現兇器的地方,蹲下來,仔細觀察附近地面。桃樹林裡雜草不算太多,幾乎沒有行人,又由於過了收穫季,果園管理者沒有清理雜草,現場儲存得比較完好。他很快就在距離第一次發現兇器的地方往西約三米處,發現了另一處血跡。此處血跡被雜草遮住,如果不是特意尋找,很難發現。雜草下,有變成褐色的血跡,地上有被刀子插過的痕跡。
小林直起腰,轉身前先觀察了地面,確定沒有腳印,這才轉身,對公路上的諸人道:「『神探』真是牛!」
滕鵬飛大聲道:「到底啥情況?別磨蹭!」
小林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道:「發現了第二處刀痕,刀痕周邊有血跡。」
老譚是省內有名的足跡專家,對足跡非常敏感,得知在三米外的泥土中真有一處插痕,插痕處還有血跡,大聲道:「我們上次沒有動過這邊,多半有足跡,你別亂動,把刀痕周邊的足跡找出來。」
小林猶如考古人員,從刀痕處開始往公路方向尋找。其餘諸人站在公路邊上,如站在河邊船上的魚鷹,緊盯水面,尋找河中一閃即逝的小魚。七八分鐘後,小林道:「找到一枚,腳跟朝公路,腳尖朝刀痕。」
「肯定還有,仔細點,這應該是一腳長一腳短的步法。」現場勘查內容十分廣泛,包括指紋、足跡、血跡、彈痕、爆炸物等繁雜內容。勘查技術員都是雜家,並非門門都精通,能夠精通一類都算了不起。老譚精於足跡,是有絕招之人。
小林道:「又找到一枚,這兒還有一枚。譚主任,確實是一腳長一腳短。」
老譚對身邊諸人解釋道:「此人小心翼翼接近現場,目的是尋找兇器。這種腳印經常出現在現場附近的樹下、房前屋後、牆角和窗下,特點是高抬腳、輕落腳。」
經過搜尋,小林找到了六枚從公路到刀痕方向的足跡,其中有四枚完整足跡,可以提取;有兩枚同方向足跡踩在草上,無法提取。另外,還有一排沿著公路方向的足跡,此行足跡距離插痕的垂直距離只有三十厘米。
小林將腳印標出來後,開始拍照。老譚這才下了公路,來到足跡前,拿出捲尺和放大鏡,研究足跡細節。另一個痕跡技術員小楊準備建模,提取腳印和新發現的刀痕。
老譚蹲在與公路平行的一排足跡旁,道:「足跡底面均勻,踏跡輕,步長短,步角小,這是女人的腳印。步寬較寬,應該是生過娃兒的女人,身高在156~160厘米,前掌部深,有負重,重物在臀部以上。結合桃樹林情況,應該是背了背篼的婦女。」
他把注意力放在從公路到插痕方向的三枚足跡上。
在小楊提取腳模時,老譚對滕鵬飛和侯大利道:「四枚完整足跡很有價值,另外兩枚有參考價值。男性,一米八左右,體形魁梧,接近一百六十斤。一腳輕一腳重,一腳直一腳斜,一腳長一腳短,也就是通俗說的躡手躡腳,此人應該是過來取刀。」
滕鵬飛道:「兇器上有幾個人的指紋?」
老譚道:「那把刀上只有李友青的指紋。兇手很狡猾,戴了手套。」
至此,滕鵬飛承認侯大利是對的,兇手極有可能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