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小小的星球。然而,可以說,地球集宇宙萬千寵愛於一身,地球很幸運。
地球很幸運,在太陽系中處於一個非常適中的位置。如果太近比如水星,金星則會太熱;如果太遠,如火星,木星則會太冷。
地球自轉週週期若是太長,就如水星,面向太陽的一面較長的時間,暴露於日光之下,就會灼熱如火。
而背陰面,因為長時間不見太陽,便會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生物體在這種懸殊的溫差是無法存活的。
浩瀚的宇宙中,星球的數量多到數不清,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星球上存在著大氣層,而且一些存在大氣層的星球,大氣層的濃厚程度也要比地球遜色不少。那麼,為何地球上會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呢?研究認為,這或許是宇宙對生命的眷顧。
簡單來說,大氣層是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圍繞著星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拿地球來說,地球上濃厚的大氣層就是包圍著地球,處於地球的最外層,將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緊密包圍起來,就好像是一層保護膜一般。
拋開木星之類的氣態行星不談,固態星球表面存在大氣層,而且這層大氣層還可以長期穩定的圍繞在星球的周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來自中國科學院國象天文臺的科研人員表示,固態星球上大氣層的出現,一般都與星球形成之初有關,當一顆星球形成的時候,很可能本身外圍物質在分解的過程中,就存在著很多的氣體,而受到重力的影響,這些氣體也就聚集在固態星球的周圍,久久不會散開。
當然,事實上對於固態星球大氣層真正的形成原因,目前還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答案,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形成原因之外,研究認為,可能也與星球在形成的過程中,內部溫度不斷升高,這個時候,就會噴出很多氣體,這些氣體同樣因為重力作用,而變成大氣層。
當然,也可能是表面的物質在經過太陽能輻射後,出現了化學反應,最終導致大氣層的出現。當然,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意味著,大氣層的出現和持續穩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拿金星來說,研究認為,金星上濃厚的大氣層就與金星上火山噴發有關。
雖然現代研究認為,大氣層可以抵禦太空輻射,但是,並不是所有擁有大氣層的固態星球都適合生命孕育,因為大氣層存在後,固態星球是會否能留住大氣層,長期穩定的一路相伴下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道。
在太陽系中,火星也同樣存在大氣層,不過,火星的大氣層卻非常稀薄,而且並不能夠真正起到保護表面生物的作用,所以,火星才會一片死寂。
這是什麼原因呢?研究者表示,這其實是因為火星不具有內稟磁場,沒有辦法將大氣層給保護住,所以,火星的大氣層在火星演化的過程中,不斷逃逸到太空之中,最終,火星變得越來越荒涼,讓它並不適合生命生存。
這也意味著,即使一顆固態星球存在大氣層,但是留不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否則,留不住大氣層的星球,也根本無法留住生命。
幸運的是,地球的大氣層得到了宇宙的眷顧,地球不僅擁有濃厚的大氣層,還擁有內稟磁場,這讓地球可以在誕生後不久,就擁有了生命,並且一路演化發展到了今天。
什麼是火流星呢?其實就是流星進入地球后,透過大氣層摩擦而燃燒時,產生的一種天文現象。如果沒有大氣層,這些大質量的流星就會猶如無人之境一般紛紛降落在地球之上,對於地球來說,也將經常發生各類災難。
其實,每年都有大量隕石落在地球上,只不過因為大氣層的存在,絕大多數都在進入大氣層後被燃燒殆盡了,由此可見,大氣層保護著地球上的生命,也維持著地球上生命的穩定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