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南走。看情況,那賴青定是出了城。一旦他逃離京畿後潛入外地,再想著追捕,那可就難上加難了。

事不宜遲,馮慎和查仵作忙抬腿往前趕。也不知走了多久,一直追到城外的木樨園。

這木樨園在城郊,比不得城內熱鬧。追了這大半天,二人是又飢又渴。馮慎四下裡一望,發現不遠處的官道上搭著個棉布裹蓋的茶棚子。

那茶棚子多半是附近的農戶搭的,做些面糕、點心之類的吃食,供來往行人歇腳。這會兒,馮慎和查仵作肚裡也空了,便打算進去吃點喝點、墊墊肚子。

二人來至棚子裡,那守棚的老婦慌忙出來招呼。見那爐上蒸著一屜肉饅頭,馮慎便讓老婦揀那皮薄餡大的送上來。

老婦答應一聲,去爐上準備。馮慎和查仵作便在棚裡座頭上落了坐。

既是簡搭的草棚,自然免不了透風撒氣。坐了一會兒,查仵作便嚷著腳冷,又叫那老婦沏壺熱茶過來。

那老婦先將肉饅頭呈上,轉身放茶沏水,連壺帶盞一併送到二人桌上。

查仵作也沒跟馮慎客套,拎起那茶壺給自個兒先倒了一杯。茶汁一出,滿杯裡漂起了茶葉末子。

“馮少爺您瞅瞅,”查仵作一皺眉,道,“這茶渣子都快蓋過杯麵了,給咱們上的是‘高碎’啊!”

“這種地方能喝上口熱茶,查爺就知足吧,”馮慎倒是不在乎,他吹了吹漂在杯麵上的末子,呷了一口,“還算有點茶味。”

“您倒是不挑……”查仵作搖頭嘆道,也不再抱怨,抓過一個肉饅頭來啃嚼一口。

馮慎笑笑,也不多說,同查仵作一起開始吃將起來。

說到這高碎,也喚作高末兒,無非就是些茶葉碎渣兒。老年間,那新茶葉下來後,種茶人都要拿著篩子濾上幾遍。那葉肥芽嫩的,送到茶鋪裡去賣,剩下的那些散屑末子,也不捨得扔,都用瓦罐盛了,低價賣給手頭上不寬裕的窮苦之人。平日裡,查仵作之類的公人,喝的茶葉還算講究,自然會覺得那高碎生澀礙口。不過,這家的肉饅頭倒是料餡十足,故那馮查二人吃的很是香甜。

幾個肉饅頭下了肚後,感覺身上有了點熱乎氣。見吃得差不多了,馮慎便活動了下腿腳,朝著棚外極目遠眺。

這木樨園一帶,種了不少苜蓿。苜蓿耐寒,是那極好的草料。這附近駐紮著的豐臺大營裡,都從這地方運料回去飼養戰馬。所以,這片之前是喚作“苜蓿園”。可能是後來有人嫌這名不算雅,用了個諧音,這才改成了“木樨園”。

可到了庚子年,八國聯軍憑著洋槍火炮,從海上一路攻破了紫禁城,那些個駐紮的官兵被打得潰不成軍,從此,便一蹶不振。眼下,這木樨園的苜蓿地早荒了好幾年,不要說是苜蓿,就連雜草都沒生得幾根。

望著殘雪皚皚的荒地,馮慎唏噓不已。而查仵作卻沒想這麼多,只顧抓著盤裡肉饅頭往嘴裡填。

正在這時,官道上遠遠的走來兩個人。等離得近了,這才看清是一個少女,攙著一名老者蹣跚而來。

少女與那老者滿臉菜色,身上衣衫皆是襤褸不堪。看起來,倒像是對逃荒之人。

少女約有個二八年紀,頭上扎著倆沖天辮,雖然灰頭土臉,但難掩那眉眼清秀;老者雖瘦,卻是個大骨架,一雙眼不知受過傷還是患過疾,眼珠子白渾,目不能視物,顯然是個盲人。

突然間,那瞎老者腳下一軟,一下子跌倒在地。少女大叫了一聲“爺爺”,便急得嗚嗚直哭。

馮慎一看,動了惻隱,也不多想,抬腳就奔著那二人去了。查仵作見狀,也忙跟在後面。

三人七手八腳地將那瞎老者從地上扶起,慢慢地攙到了茶棚裡。開茶棚的老婦一看,也抬出一把破椅子,放在火爐邊。幾人將瞎老者扶坐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