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宋代特色的遊覽點。
韓孔雀剛來這裡的時候,就曾在這一片考察過,主要是因為這裡的地下,埋藏著十分密集的遺址。
比如在龍亭大殿和潘楊二湖的地下,深深地埋藏著唐宣武軍衙署,五代後梁的建昌宮,後晉、後漢、後周的大寧宮,北宋皇宮,金皇宮,明周王府等幾個朝代的宮殿遺址。
一幅層層疊疊壓在一起“宮摞宮”的立體畫卷,形成了世上獨一無二的“湖底宮殿”,她是開、封城摞城的精華,是世界奇觀的典範。
幾十年的發掘,讓龍亭宮摞宮之謎,一步步在人們腦海裡變得清晰起來。以清萬壽宮為主體的龍亭湖下面,是明代周王府紫禁城,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韓孔雀是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會被人推翻。
這一點其實早有明證,明代周王府紫禁城下面疊壓著金皇宮。金皇宮下面疊壓著宋皇宮,宋皇宮下面疊壓著五代時期的大寧宮和建昌宮,最底層是唐朝宣武軍的衙署。
在龍亭景區南大門前廣場,有一對雕刻精細,惹人注目的石獅。
相傳這對石獅為宋故宮遺物,明代為周王府第之鎮門獅。
東雄西雌,雄獅頸下的“睡獅猛醒,匆傷我種”是馮玉祥二次主豫時刻下。
雌獅頸下有“獅為宋故宮物,清雍正間移置時傷其二足。民國十七年九月題”字樣。寥寥三十三個字印證了這對獅子的年代和意義。
這些都能夠證明,這龍亭湖底肯定有明代周王府。
朱橚是第一代周王,是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也是後來明成祖朱棣一母同胞的弟弟。
朱橚是公元1370年分封的首批藩王之一,當時朱元璋給的封號是吳王,後來改封為周王。
奇怪的是,朱橚和其他幾個藩王一樣,並沒有到各自封地去就藩。而是一直待在鳳、陽,時不時地到南、京去住一段時間。公元1381年,朱元璋才下令朱橚等人必須就藩。
更奇怪的是,公元1389年冬天,朱橚連招呼都不打就離開、封地跑到鳳、陽。
朱元璋得知後大怒,將其遷往雲、南。但朱元璋又改了主意,第二年就讓其返回封地。
朱橚的這些舉動。讓史學家們大惑不解,後來只能推測,朱橚也不是什麼老實巴交的王爺。
一說起謀逆篡位,大家很容易把棍子首先打在燕王朱棣的屁股上,但建文帝的幾個叔叔齊王、晉王、岷王都不是善類。朱橚的不臣之心也是有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野性十足的皇帝,偏偏太子朱標文弱敦厚,朱元璋對其十分不滿,這就給了其他藩王們覬覦的機會,大家不願意跑回封地就藩,而是想盡一切可能表現一二,好堅定朱元璋改立太子的心思。
朱橚的反常表現,大概和後來的漢王朱高煦不願就藩是一個道理。
不過朱元璋和後來的朱棣一樣,雖然對太子不滿,但並沒有另立太子,朱橚只好老老實實地回開、封開府當藩王去了。
雖然是這樣,但不得不說,朱元璋對自己的兒子是很好的,不說分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是周王朱橚也絕對沒有任何虧待。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開、封因曾是北宋時期的都城,故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攻取南、京之後,就曾下詔“以金陵為南、京,大梁(開、封)為北、京,朕於春秋往來巡狩”——將開、封作為陪都。
到了公元1376年,明政府在開、封設立河、南布政使司,雖然朱元璋不再將其作為“春秋往來巡狩”之地,但因其為中原重鎮,所以將朱橚分封於此,可見明太祖對其寵愛。
朱橚就藩之前,就開始破土動工大規模修建周王府,參考其他藩王王府的修建期限,周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