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8頁

還沒安穩下來,京師先亂了。&rdo;宋問手指旋著杯子道,&ldo;他來這裡, 不過是假意示好罷了。或許能有些成效,不過,幫不了太大忙。&rdo;

李洵:&ldo;那先生……覺得應該怎麼辦呢?&rdo;

宋問笑道:&ldo;怎麼說?這不是你們朝廷的事情?&rdo;

&ldo;朝廷內部如今爭論不休。&rdo;李洵放下茶杯說,&ldo;錢還沒有籌到, 先把修整運河的銀子撤回來了。米還是有的,正準備運過去。可是誰來押送,也沒有結果。&rdo;

於百姓來看,這是滅頂的天災。而這滅頂的天災, 對不相關的人來說,卻是一個大發橫財的好機會。

所以為官發財,當為兩道。一個想賺錢的人, 若是沒有底線,永遠不會是一個好官。

也是因為資訊不透明,制度不嚴苛,中間可以剝削做文章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這預設的多了,就成了慣例。

宋問道:&ldo;大梁政治清明,御史公等人,想必不會讓他們爭論下去,無所作為吧。&rdo;

李洵:&ldo;實在問題很多。糧食數量有限,加之這兩日暴雨,就算是選定了押送的人,後面也很難清楚。走水路危險,走陸路太慢,不知該如何是好。&rdo;

這還沒需要治澇,各種問題已經層出不窮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絕不是簡單的事情。

宋問大抵明白李洵的意思了,翹起腿道:&ldo;所以呢?&rdo;

李洵看她這姿勢,不由就想到書院的時候。不知為何有些心虛。硬著頭皮道:&ldo;所以,幾位大臣提議,既然朝廷原本糧食就不多,不如直接去臨近河南的州縣購買,然後命人押送過去。這樣方便,也不用再轉道。京城派去負責的人,也可以輕裝趕路,這樣安全些,也更快一些。&rdo;

宋問:&ldo;所以,朝廷還是缺錢?&rdo;

李洵點頭。

宋問摸著耳朵,沉吟片刻,又道:&ldo;然後呢?&rdo;

李洵嘴唇微張,稍稍錯愕,看著宋問,而後垂下眼。

話已經說得這麼直白,宋問還不接嘴,李洵心裡自然清楚她的意思。

李洵沉默片刻道:&ldo;是學生為難先生了。&rdo;

李洵原本覺得宋問在各方都有聲望,煽動力又強,她若領頭出面,或許會有辦法。

可是,她畢竟不是朝廷中人。朝廷上下有數千上萬官員,比她有錢的,更是比比皆是。

她已經幫助過百姓許多次,不計名利,方有今日的聲望。可是,最後她得到了什麼?奉旨為廚?

變成如今這樣落魄的模樣,又有什麼理由,要她繼續慷慨相助?

他若是宋問,難免心有不甘。

朝廷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去苛責一位步步退讓的普通書生呢?

李洵知道,自己如果說得更明白,名為懇求,實則逼迫。他還是不願意。

總不能次次,都要宋問出手。難道沒了宋問,他們就無路可走了嗎?

李洵抬手一抹,擦乾了桌上的茶漬,然後對著宋問恭敬一施禮。

宋問頷首。

李洵到門口拿了傘,朝她告辭,從茶樓出去。

宋問看著他離去,嘆了口氣。

他今日過來,或許是奉命來說服宋問。只是,探出了口風,就不想再繼續說下去了。

如果宋問是他,多厚的臉皮,也能開得了口。

若是能救千萬人,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出來的?他不願意為難宋問,卻不知道,走一條彎路,要付出多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