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花的案子,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水落石出,李大壯一家人分別被判處不同的刑罰,莫顏聽了一會兒,衛知府已經當堂量刑,主謀李大壯情節嚴重,哄騙知府,殺妻再娶,判處秋後問斬,而其餘人皆因為同謀判處流放大西北去做苦力,這一去,沒有個十年二十年回不來,也算嚐到應得的苦果。
但是事情並沒有平息,相反愈演愈烈,一時間被百姓們口口相傳,一直到莫顏離開瀘州,還能在街頭巷尾聽到人們的議論,從來沒有人利用民間的習俗犯案,李大壯開了先例,會不會有人有樣學樣?
衛知府深思了這個問題之後,言辭懇切地寫了一封奏摺,派人加急送到京都,希望大越的法例能更加完善,明令禁止那些浸豬籠,沉塘等惡俗。
若是女子做了有傷風化之事,可以告到衙門量刑,打板子,遊街,這些都不是私刑,防止有心人在這上面鑽空子。
瀘州大戶沈家,因為活埋了楊小花的女兒李大丫,沈老爺及其夫人被重重打了五十大板,官府沒收其兩個鋪子充公,聽說沈老爺本來就因為喪子之痛心思鬱結,這一頓板子,到底沒挺過去,跟著其子蹬腿,一命嗚呼,莫顏的馬車離開瀘州那天,一大清早,就撞上了沈家的喪葬隊伍。
“小姐,要奴婢說,沈老爺該死,大丫才九歲啊!”
墨香揉揉脖頸,這幾天總覺得脖頸疼,頭也昏昏沉沉的,她怕自己記性不好忘記什麼,有些事情都請求墨冰幫忙。
上次墨冰打暈了墨香,沒控制好力道,留下了後遺症,第二天墨香早上起床竟然不記得之前發生了什麼,一直以為自己貪睡,最近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耽誤事。
“唉,這種人多了,官府能處理幾個?”
大越沒有關於女童的保護法例,以後也不會有。這個時代,有銀子才是王道,尤其是死契奴才,命都是主子的,雖然不能隨意打殺,可想弄死人太容易了,謊報個病逝,沒人會查。
古代就是這樣不平等,墨香自己就是死契的下人,所以為大丫二丫不平,不是誰都有那麼好的運氣,遇見好主子。
二人唏噓幾句,說起了那些女童的問題。知府夫人劉氏是個熱心腸的人,對此很是心痛,那幾戶人家的大老爺又被殺,衛知府一改嚴謹的作風,派官差溜達幾圈,然後上報,是江湖中人所為,草草結案了事。
女童們的賣身契物歸原主,有願意回家的由爹孃領著回家,官府會給一定的補貼銀子,一直到女童長大出嫁,知府夫人劉氏還主動提出,送一副嫁妝,條件很誘惑人,不過爹孃來領走的幾乎沒有,只有楊小花的娘接走了外孫女二丫。
“小姐,您說那些女童,以後可怎麼做人?”
這幾天因為此事,墨香愁雲慘淡,雖然與她無關,但是將心比心,那些人還那麼小,看她們眼神空洞麻木的樣子,著實令人擔憂,好歹都是命,總不能因為失去名節,集體自盡吧。
“只要不在瀘州這裡生活,早晚會好起來的。”
莫顏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換個環境,在瀘州這裡,很多人知曉此事,女童們總是能面對曾經的熟人,那些陰影在腦子裡不停的回放,會成為永遠的噩夢。
目前她的染髮坊沒開張,用不上這麼多的人,而且女童們年歲太小了,也做不得什麼。被衛知府暫時安排到慈善堂,希望能有好心人來領養。
其實,眾人心裡清楚,被領養的希望不大。此事已經被莫顏牢牢記在心底,她發誓,等有了能力,一定會回來幫助這些人,給她們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教會女童們本事,將來有一口飯吃。
話題太過沉重,眾人沉默了一會兒,墨香正想說點輕鬆的話題,前面馬車突然停下來。
沈家又在辦喪事,這次為了改變瀘州百姓對沈家的印象,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