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動。

“我”的關係網是不斷變化的

“我”的親人、朋友也在變: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會多認識幾個新朋友,又死了幾個親戚或老朋友。

“我”的家庭是不斷變化的

最初的家是以父母為核心的家;長大後是以自己和愛人為核心組成的家,再後來是和兒女一起生活的家,最後我的家是大自然。

“我”的房子是不斷變化的

就算“我”一輩子沒有換房子,即使“我”一直住在一間房子裡。那麼住五十年後,再看看這房子還是原先的那房子嗎?破爛不堪的房屋是一夜間變化的嗎?

“我”的內部結構是不斷變化的

我們的身體內部不斷地有新細胞產生,不斷地有舊細胞死亡,所以“我”相貌、面板等形體也不斷老化,這樣大的變化又如何能組成唯一的自我呢?

“我”的外部環境是不斷的變化的

地球是一直在不斷變化,人類的發展史就是改變地球表面形態的歷史。“我”的太陽系也在變化,還有50億年,太陽也將失去它的光芒,變成一顆灰暗的白矮星。

單元宇宙也是如此,既然它能從萬維宇宙中產生,也肯定會有死亡的一天。這就是真實的“我”面臨的內外之變。

那麼“我”是誰?

2.在何處?

人人都認為自己有固定的身體,其實都是物質透過力的連線形成的物體。真實的人體,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的,細胞與細胞之間是有距離的,只是這樣的距離很小,“我”認為自己是無縫連線,其實這個縫是不小的,只是“我”的眼睛看不見罷了,否則“我”的身體是如何出汗和呼吸的呢?

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之間是有很多空間的,仍然是透過力來連線的。至於原子本身就更空,一個原子如果將它放大到一個足球場的大小,那麼電子就相當於一個小乒乓球在操場上調皮地玩耍。

這些並不是堅固的結構卻組成“我”,那麼“我”在何處?

“我”的身體少一個原子,不會喪失自我,實際上“我”一直是處於增加或減少原子的過程中,這就是“我”的體重會不斷變化的原因。

那麼減少兩個原子,“我”還是不會喪失自我,同樣“我”少了一條胳臂,還是不會。那麼可以肯定自我的存在不是在胳臂上。那麼少一條腿,也不會,心臟也不會,因為已經有人工心臟,不照樣有人活的好好的,沒有什麼問題嗎?

那麼“我”是大腦裡嗎?

也不對。因為大腦手術現在也能做,各種腦手術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比如喪失記憶什麼的,但這並不意味手術後的他就不是人,否則就沒有人敢做這手術。

那麼是否存在自我意識的特別部位,這正是《驚人的假設》書中一直研究的問題,即是否存在一個意識的特別區域,它就是“我”呢?

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部位,自我的存在並不依託某個具體部位,因為大腦神經細胞也是處於不斷變化中,人體中有哪個細胞不需要能量、氧氣的呢?

如果意識存在某個細胞中,那麼細胞這樣的變化為什麼不會導致“我”的消失呢?而且如果存在某個特定的細胞中,那麼一旦缺少了這個細胞,就會出現某個人,什麼都正常,就是無“我”。你打他一頓,他根本不認為你是打他,甚至幫你打自己,真實生活有這樣的人嗎?

結論:人體的任何部位都是模糊的,是可以部分改變的,並不是一點都不能變,包括大腦也如此。只是如果出現重大問題,比如大腦基本被切除,那麼沒有神經系統的指揮,人就不存在了。同樣如果某個人內臟全部沒有,失血過度,那麼他也會死。“我”不在任何一個細胞,卻又離不開整個人體。

那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