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他國內政之嫌疑,人們在內心裡未必會記得施捨者的好處,翻臉不認人的事從古到今層出不窮。當然,我們國家也不會對他國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政策措施橫加指責,不會也不應該像蘇聯那樣對他國的政治、政壇指手劃腳,還包辦一切,加上又要充當老大,無形中給自己背上了不必要的包袱。
第三,在國際交換中,我們對其他國家的交換原則是,利用能利用,打擊損害我國利益的,分化緊跟其他大國、強國走的。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麼正義,也沒有什麼道德準則,只要對方不滅絕人性,只要對方不反人類,如果對我們中國有幫助,我們就跟他交往,如果某個國家對我們有害,他們就是人類精神的楷模,就是人類道德的先鋒,我們一樣要打擊。
我們在這方面以前臉皮太薄,道德水準太高,吃過很多虧。我們應該向歐美國家學習,必須學習他們的坦蕩和無恥,學習他們敢於將叢林法則大喊出來,學會他們那套臉不紅心不跳地當眾說出“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的本事。
第四,在國際利益的獲取上,我們也要強調適可而止。與蘇聯一樣,我們中國人一向也有“國土越多越好”的觀念,似乎國土面積越大,國家就越強盛。在一定意義上看確實是這樣,但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適可而止,不能像蘇聯那樣到處霸佔到處掠奪。是屬於我們中國的,我們當然要拿回來,這個沒有任何條件講,自己的國土必須是寸土必爭,就是引發大規模戰爭也在所不惜。但是,別人的國土我認為沒有必要大肆地掠奪,講究的是水到渠成,而不是故意派出重兵掠奪。
還是前面說的,我們更應該將大部分精力用在自己的國內建設上,讓自己國土上的國民充分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多一個國家的國土納入我們國家內,我們就得額外多拿出一部分利益幫助別人,我們就得多分出一部分精力照顧他們,我們就得多建立一支軍隊保護他們,我們就會多了很大問題和矛盾,比如民族矛盾、地域矛盾、發展平衡矛盾、區域政策矛盾等等,真正地得不嘗試。
第五,在國內發展上,我們也不能搞浮誇風,不能搞大運動,更不能為了趕超什麼世界先進水平而與他國進行沒有必要的競爭,特別是不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要自信、不自卑也不自大,不能洋人誇我們就認為我們好,不能洋人說我們不好我們就自認為不行。儘量不折騰,不搞腦血衝頂的事情。
在國內發展上必須強調法律的作用,必須強調環保與發展的平衡,必須強調可持續發展,不能損壞我們子孫後代的利益,不能因為過分強調發展而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成為惡劣環境的損害者,不能讓子孫後代沒有資源可以利用。……”
聽到郭拙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整理出一二三來,看著他這麼侃侃而談,虞罡秋很是欣慰,雖然郭拙誠的一些觀點他不敢苟同,但至少可以看出郭拙誠不是一個狂熱分子,不是一個想在全世界建立強權形象的瘋子,他的立足點和著眼點都是在國內,都是為了國內老百姓的生活提高。
他也談了一些有關國家建設方面的問題,甚至談了一些過去中國走的彎路,走的錯路。
兩人談著談著,不知不覺就將話題談到了剛才開會時討論的南海情況,談到了美國核潛艇擊沉印度潛艇的問題。
兩人均認為美國現在是將印度當棋子使用,當圍堵中國的棋子,而印度又不甘心當美國的棋子,總想要**自主,自想成為世界一極,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美國已經有了中國這麼一個自己培養出來的對手,在蘇聯沒有消滅、中國眼看難以遏制的情況,怎麼可能又看著印度崛起?
印度現在沒有崛起就已經不怎麼聽美國的話了,就開始謀求與大國分庭抗禮,就開始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就開始朝蘇聯和他們美國勒索高階武器、資金和高科技,一旦他們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