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附近的河流受到了工業汙染,井水不那麼幹淨了,我家就改喝自來水(其實是湖水)。父親聽了我的話,果真請人在老井旁邊,又打了一口小井。我叫裝空調的,給我父母裝個質量好點的。工人說:“沒問題。”他又說:“一般人家就用一口井,就你家打了兩口。”我說:“那透過管子的水流向哪裡?”工人說:“流到陰溝裡啊。”我說:“那水就髒了。我們用兩口井,一個打上來,一個灌回去,不浪費水,井水還是那麼多,往後你給人家裝水空調,也叫東家打兩口井才好,不就多出一百塊錢嗎?”工人笑道:“有的人家很小氣的,就是要他多出一塊錢,他都不願意。”

我看到工人把一個水泵放進老井裡,把管子接到客廳,還在客廳裡放置一個櫃子模樣的裝置。原本我以為,只要在房間裡通上幾根管子,然後讓水不斷迴圈流動,使管子散發的涼意和室內的溫度交匯,達到將室內平均溫度降下來的目的,現在看來不是這麼回事。工人介紹說:“這是冷風式新型水空調,比傳統的水空調稍微貴一點,這套裝置把水從液態轉化成氣態,水在轉換過程中要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室內的溫度也就降低了,水空調的功能不但是降溫,還有換氣功能,還能增加空氣的溼潤,增加室內的氧氣。”父親笑道:“我主要看中它省電。”工人說:“這個肯定比電空調省錢了,就是一天到晚開著,也用不了多少錢。”父親笑道:“也就中午吃飯時開個把小時,平時沒必要開。”我說:“怎麼不裝在睡房,要裝在客廳?晚上睡覺你們還是熱啊。”父親笑著說:“心靜自然涼,夜裡比白天涼快多了,再說,你媽有風溼病,呆在空調房裡時間長了不好。”

父母親還在自留地上伺弄一些蔬菜,有韭菜、菠菜、茄子、黃瓜等,每次回家,我的電瓶車上,總要帶很多東西回城。白天熱得不行,父親在太陽落山後,到地頭給蔬菜澆水,母親一早就起床,割了韭菜,摘了茄子和黃瓜,騎個黃魚車到鎮上的菜場賣菜。鎮上的居民喜歡農村拿出來賣的菜,新鮮,葉片上還沾著露珠呢。一般到上午九點就把菜賣完了,有時賣菜的人多,不大好賣,為了防止黃瓜和韭菜變得乾癟,母親隨身帶了個大的雪碧瓶,蓋上用剪刀鑽幾個眼,瓶裡裝了大半瓶水,蔬菜變了顏色就不好賣了,母親就捏著瓶兒,往菜上灑水,讓黃瓜、韭菜恢復新鮮勁兒。

我小時候,村裡沒人家有冰箱和空調,夏天吃剩下的飯菜,容易餿,餿了就不好吃了,吃了會拉肚子,當時糧食緊張,誰也不捨得把剩下的飯菜丟掉,我們就把它們放在一個吊桶裡,吊到井裡碰著水面的地方,井上蓋好木蓋,晚上再吊起來吃。西瓜和小白瓜,我們也是這麼冰著吃的。每家的水井,就是一個不要本錢的簡易冰箱。父母延續著當年樸素的生活習慣,我也受到他們影響,買東西從不大手大腳。父親一直告誡我:“懶吃懶用,再富的家底也會變空,省吃儉用,再窮的日子總會出頭!”我在家吃了晚飯,臨走時,母親說:“咱家有這水空調,我和你爸再也不怕熱天了,你就安心在城裡開店吧。”父母親對生活的要求如此少,對子女的關愛如此深,我的眼裡溼潤了,我說:“我會經常回家來看你們的。”

22、喧鬧的清明

22、喧鬧的清明

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謂家喻戶曉。清明節就要到了,給亡故的親人上墳的,將越來越多,在清明節的前後幾天,蘇州地區的公墓,人滿為患,僅是上海過來的,就有數百萬人,交警忙得暈頭轉向,仍不時有堵車現象,汽車被擠成罐頭,一點不稀奇。

清明節給死去的親人上墳,擦拭一下墓碑上的灰塵,點幾支香,燒一些紙錢,獻一束花,供幾樣食品,寄託家人的哀思,本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些地方需要注意。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