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部分

在王智方講的是《七俠五義》,不是《隋唐演義》,按理說不會犯道教的忌諱的,也不知道那個道人為什麼一直糾纏此事,不肯放手。

說起《七俠五義》,在李飛陽前世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三俠五義》另一個是《七俠五義》。其中,《七俠五義》有人是在《三俠五義》的基礎上從新增刪了一部分情節,將《三俠五義》裡面的丁兆蘭、丁兆惠合為一俠。增加了小義士艾虎,黑妖狐智化和小諸葛沈仲元。

這樣算起來,南俠展昭展雄飛、紫髯伯北俠歐陽春、加上兄弟倆被稱為一俠的丁兆蘭、丁兆惠兄弟,這就是三俠五義裡面的三俠。可如果把丁氏雙俠分成兩俠,再加上小義士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這就是七俠五義裡面的七俠。

至於五義倒是在這兩版書裡面沒有修改。五義就是大鬧東京的五鼠,老大鑽天鼠盧方、老二徹地鼠韓彰、老三穿山鼠徐慶、老四翻江鼠蔣平、還有老五錦毛鼠白玉堂。

這兩版書,《三俠五義》面世早,後面才有《七俠五義》。《七俠五義》是屬於修訂版本的《三俠五義》,是清末的俞樾俞曲園根據舊本所修訂,原因就是因為舊本里面的狸貓換太子一案不合史實,而且感覺《三俠五義》裡面描寫的人物有意猶未盡之感,未能一一敘述出來,於是他就從新修訂了一番。

只是他乃儒家正統士子出身,以他的眼光看評書這麼一個市井文學,自然是感到評書裡面頗多不合理之處,但是對於說書先生們來說,對於聽評書的聽眾來說,故事精彩才是最大的看點,至於“不合史實”?他們哪會考慮這個,只要故事編的圓滿,講的精彩就行。

評書故事本來就是誇張之事,荒誕之言,你非得要求他陽春白雪,符合史實,不得謠傳失實,這未免太過於書生氣。也因此,後來學者對於《七俠五義》有頗多指責。

好在兩版並存於世,對於說書藝人來說,也是好事,就有藝人將兩個版本合成一本,講《三俠五義》的時候,其實也就順便把《七俠五義》裡面的故事捎帶了進去。講《三俠五義》也是如此。

李飛陽給王智方的評書《七俠五義》,其實就是前世兩個版本的結合體。

他看不慣俞樾這人什麼事情都要插上一腳的脾氣,一個民間評書話本他也想給弄圓滿了,按照自己的思維又從新增刪故事情節,這未免有些多事。因此李飛陽今世便將兩個版本的故事取其精華,捨棄糟粕,總體上採取了《七俠五義》的故事結構,但又削減了裡面過於文縐縐的對話旁白,使之更適合藝人說書,就是形成書面版本,也比之前可讀性要強一些。

現在看來,效果不錯!

王智方講書之際,滿堂喝彩聲不斷,拿起托盤收錢之時,聽書之人錢也掏的痛快。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清宮中(上)

其實真要是說起來,《三俠五義》才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至於以後的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以至於再後面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人無不是深深受到《三俠五義》的影響。

至於有人說金庸在武俠小說中第一個提出什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那純粹是美化金庸之言,建議他們先看一看《三俠五義》再說。

《三俠五義》中的幾個主角,那一個俠士做的不是於國有利,於民分憂之事?

五義歸順開封府,幫助包公審案,暗中不知道出了多少力,費了多少心血,才有包公審案如神的名聲!

而白玉堂為了幫顏查散查案,夜闖沖霄樓,身陷銅網陣,把命都給丟了!

這才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三俠五義中的幾個人物,只有白玉堂最合李飛陽胃口。

此人英俊瀟灑**倜儻,殺伐果斷,仗義疏財。在他身上有一股勃勃的英氣,與展昭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