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市場。
哎,有時候只出精品也是一種罪過啊!
金庸苦惱著端起酒杯說:“小虎,無論你做什麼決定,老豆這邊都會全力支援的。”
王小虎笑著和金庸碰杯。
即使王小虎不說,金庸現在也想明白了,香港市場再成熟也不如大陸小拇指那麼大,而且大陸市場隨著改革開放也會日益成長起來。
一個是芝麻,一個是西瓜。
如果讓金庸挑選的話,他肯定也選擇西瓜。
更重要的是,金庸感覺王小虎就像一座架設在香港和大陸之間的橋樑,現在香港電影進入大陸全國公映必須要打上“協和國際”的商標。
相信用不了多久香港的電視劇肯定也會走上這樣的道路,王小虎就是其中的關鍵樞紐,有些事情少了他還真就不行,誰讓他現在是大陸方面的紅人呢。
……
1982年10月下旬,香港各大報紙開始刊登了一件對香港人而言很重要的事情:中英雙方就香港迴歸問題於上月在北京進行再次談判,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親自到人民大會堂與鄧首長面談,雙方就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展開首次激烈的爭論。
各大報紙頭條均報道了鄧首長的話:“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定要收回的!關於主權問題沒有迥旋餘地。”
語詞截釘斬鐵,鏗鏘有力,足鼎千鈞。
西方號稱“鐵娘子”的撒切爾夫人遇到了被**稱之為“鋼鐵公司”的鄧首長,在步出人民大會堂臺階時摔了一跤,被報界語帶雙關地說,她見完鄧後栽了跟頭。
從此,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了更加頻繁的談判。大陸方面也積極對香港做工作,重點提出了鄧首長一系列有關“一國兩制”的談話,但是效果甚微,因為全港市民都陷入一片恐慌、迷茫之中。
“迴歸”也一下子成為了所有香港市民討論的重大政事,使一直以經濟程序為主流發展,而沒有什麼政治意識的香港民眾不得不重組心態。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香港迴歸的話題更多意味著是激動和渴盼。
而對於香港人來說,卻意味著從精神觀念到物質觀念的觀念,從不關心政治到擁有政治情節,從殖民地身份到中國身份的失而復得,各種忐忑、不安瀰漫在香港市民的心頭。
香港人處身中國與英國之間尷尬的生存現狀,這種尷尬的局面始終影響著幾代香港人,特別是時下的年輕人。
反映在現實生活中,政治與經濟環境的差異性導致港人對‘九七‘迴歸存在擔憂與疑懼,焦點在於迴歸後不同政治體制以及相對懸殊的經濟步幅,是否會掣肘香港經濟的自由發展與繁榮程度,以及會否影響香港人民的生活水準。
協和國際總公司也將話題從吳宇森能否勝任《熾天使》轉移到迴歸方面,一個個小年輕整天愁眉苦臉,精神萎靡的來上班,這讓王小虎看了後禁不住苦笑。
在這種情緒影響下,工作效率肯定大大降低。
王小虎感覺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在中午吃過飯後,將公司所有的員工都喊到廣場上,看到一雙雙的迷茫的眼神,他輕咳了兩聲後說:“說實話,你們這幫傢伙的表情很欠揍知道嗎?你們跟了我王小虎這麼多年,難道一點都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嗎?”
做什麼?拍電影賺錢唄,這還用問嗎,你見過誰家電影公司搞三溫暖了?
“動動你們的腦筋,如果你細心點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為你們的幸福著想,如果你腦子笨的話,我給你們一個思考的方向,去電影院看看《神話》、《少林寺》和《花木蘭》,再看看邵氏兄弟拍攝的《南北少林》。”
王小虎話音剛落,有些頭腦反應快的員工已經明白了王小虎想要做什麼,以及王小